珠海是珠三角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珠海金灣國際機場是珠三角五大國際機場之一,并計劃建設成為珠江口西岸航空貨運樞紐機場。隨著港珠澳跨海大橋即將通車、廣東自貿區橫琴片區加速發展、粵港澳功能定位和產業分工日趨合理等諸多利好因素的到來,珠港兩地機場合作發展即將開啟新一輪黃金戰略機遇期。
珠港兩地如何抓住機遇?答案在“協同”。筆者認為,將珠海機場建設成為區域航空貨運樞紐,可為珠港兩地航空資源的拓展發揮不可或缺的戰略作用。具體表現為:
第一,助力香港核心航空運輸能力釋放。利用自貿區的政策優勢和跨海大橋的交通優勢,適度引導在港的貨運航班、低成本航空公司、公務機遷至珠海機場,借此為香港機場釋放短期很難拓展的核心航空資源。
第二,彌補珠海區位立體綜合交通短板。隨著港珠澳跨海大橋通車,屆時通達能力的提高必將加速區域人員、物資、資金的雙向流動,提升珠海承接深港兩地產業轉移的能力。隨著深圳、香港兩地機場的空域限制和資源飽和,將有更多的旅客選擇從更加便捷的機場出行。
第三,配套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發展。珠海要盡快實現建成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發展目標,穩定的國內外航線網絡和運輸能力是基礎。地方政府大力發展航空運輸業是實現城市直接對接國際市場、全面提升創新能力的不二之選。
如何實現珠港機場共贏?筆者認為,珠港兩地機場業務協同應著重從國際貨運接駁、公務航空轉移、低成本航空分流三個業務領域的協同可行性加以研究和實踐。
首先,國際貨運雙向接駁珠港大有可為。利用珠海機場的國內航線和日漸改善的陸路交通,拓展香港機場對大陸二三線城市航空貨源地的輻射能力,同時也配合日漸興起的跨境電商,利用珠港兩機場航空貨運便捷通道轉運境外貨物到消費地。當然,實現國際貨運的雙向接駁還需要珠港兩地政府的理念共識和協同行動,統籌來自兩地聯檢各部門的業務流程,實現貨物的“無障礙”雙向流動。
其次,共同打造國際性公務機運營中心。跨海大橋的通車和珠港機場的位置,使香港機場公務機業務的轉移成為可能。可以利用兩地機場管理和利益相通的優勢,共同打造旨在服務粵港澳、輻射東南亞、直連歐美澳的國際性公務機運營中心。
最后,合力構筑粵港澳低成本航空樞紐。粵港澳民眾需要更多的低價出行選擇的需求是應該受到民航業界重視和獲得合理響應的。由于穗港深三地機場的空域限制和資源飽和,將有更多的旅客選擇從更加便捷的機場出行。通過珠港合作共同轉移和引入低成本航空公司,在增加珠海機場航線、航班的同時提供大量的低價座位產品選擇,粵港澳的價格敏感性旅客選擇從珠海機場出行將是大概率事件。珠海有理由、有能力發展成為粵港澳低成本航空樞紐。
綜上所述,珠港兩地民眾福祉的提升和區域航空業界美好的明天取決于珠海和香港政府、商業主體的務實行動。秉承“協同”思維,開創“共贏”模式將是可以期待的實現路徑。(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