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肖瓊 報道:近日,大興機場公共區綠色節能降碳實踐新舉措入選《中國民用機場碳排放管理能力提升案例(2025)》,該案例系統總結了大興機場在推動綠色低碳運行方面的創新舉措與顯著成效,為行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節能降碳實踐經驗。
大興機場自投運以來,始終秉持綠色發展理念,通過一系列技術應用與管理創新,持續優化能源結構,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積極探索大型交通樞紐低碳化運行路徑。本次入選的實踐案例,集中展現了大興機場在多個維度推進節能降碳的成果。
在設施綠色化升級方面,大興機場合理利用高架橋下停車場空間,建設了116個充電停車位并配套106個充電樁,為清潔能源發展提供便利設施服務,自2022年初啟用以來,累計充電量超1300萬千瓦時,有效助力地面交通清潔能源替代。同時為倡導綠色出行,大興機場還在機場區域引入共享單車,設置53處點位,提供約800輛單車,已累計服務170萬人次出行,顯著解決了旅客及員工在機場區域的“最后一公里”出行難題,降低了傳統接駁車輛的碳排放。
在節能技術改造領域,機場積極探索照明系統能效提升,將公共區域的605套高壓鈉燈更換為更具環保優勢的LED節能燈具,每年可實現節電量約15萬千瓦時。除此以外,大興機場還實施了包括利用湖水灌溉綠植及采用低能耗植被節約水能耗,開展太陽能燈試點工作,推廣“零電費”“零碳排放”運行模式等在內的資源節約措施,并自主開發能源管理系統,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能源數據實時共享、智能分析和動態管控,助力大興機場“雙碳”目標實現。
通過系統性、多元化的綠色實踐,大興機場不僅有效提升了清潔能源在公共區域的應用比例,優化了資源配置,也為提升旅客服務體驗奠定了扎實基礎。
本案例是大興機場在碳排放管理方面的具體實踐和成效,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前瞻性和借鑒價值。案例的應用可以為全國其他機場在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及降低能源消耗方面提供有效的參考,助力機場行業實現“十五五”綠色發展目標。(編輯:張彤,校對:張薇,審核: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