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2018年文化和旅游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我國出境旅游人次首次超越入境旅游人次。境外游方式和目的地更加多樣化、個性化,出境游主力人群年輕化。
出境游增速的不斷提高,得益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簽證更加便利以及民航國際化的發展。2010年~2018年,我國出境旅游從5739萬人次增長到近1.5億萬人次。在這期間,我國民航國際航線年旅客運輸量也從約1900萬人次增長到6367.27萬人次,國際航線數量從302條增長為849條,國內航空公司定期航班通航的國外城市由110個增長到165個。民航國際化與出境游不斷增長相輔相成,互為裨益。
隨著出境游的多樣化和個性化,旅客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國內航企應抓住中國出境游如火如荼發展的時機,使航線網絡、機隊規模、機組國際化程度、管理能力與市場需求相匹配,改進服務,有針對性地推出“民航+旅游”產品,創新營銷宣傳方式,在出境游市場上占據優勢。
由于出境游主力人群日益年輕化,出境游旅客對于機票價格的敏感程度也在逐漸提高。在國內多個主流旅游論壇上,出境游機票價格一直是人們研究旅游攻略時的熱點話題,也是旅游人群選擇出行目的地和時機的重要影響因素。航空公司在會員日、節假日適時推出優惠機票,能夠獲得大量價格敏感型旅客的青睞。目前,國內主要航空公司均有針對出境游的特價機票。例如,國航在每周四開展驚喜會員日活動,國際航線機票限時秒殺,購票最高立減100元,并于近日推出北京—倫敦航線500元代金券等優惠活動,以優惠價格吸引旅客。
優質的服務是爭奪出境游旅客的重要砝碼。在出境游市場中,國內航企面臨的是來自國外航空公司各類高端特色服務的競爭。給旅客提供更舒適的服務,讓乘坐飛機出行成為旅途中值得回憶和分享的美好體驗,才能讓航企在旅客的多項選擇里脫穎而出。這既包括從地面到機上的硬性服務,也涵蓋從機票預訂到售后的軟性服務。受益于互聯網的便利,在線旅游預訂市場近年來迅速發展,互聯網成為重要的機票預訂渠道。航企完善網站和手機移動端訂票平臺,提供便捷順暢的訂票方式,是滿足出境游旅客出行需要的基礎。
此外,發揮本土航空公司的文化優勢,為旅客提供操作性強的便捷服務,也是國內航企在出境游市場中的競爭力所在。例如,東航推出頭等艙、公務艙境外接送機服務,旅客在指定境外航點可享受免費接送服務,這對于首次出境的旅客來說是能夠安心的貼心服務。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已經從美好的想象變成了現實。出境游的蓬勃發展勢頭還在繼續,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勞動節及端午小長假,出境游人數創下新高。面對已經到來的暑期旅游旺季,航企應做好準備,打贏出境游市場的口碑戰,在更多出境游旅客的出行攻略中占據“首發”優勢。(《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評論員王詩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