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機場對航站樓內30余家商鋪的300款零售商品進行限價,做到與深圳市區便利門店價格一致,為乘機旅客營造了良好的消費環境。
受商鋪定位、運營成本等因素影響,機場商品價格略高于市區內水平并不鮮見。從商業定位角度來看,機場商鋪打造精品消費、精致消費的商業品牌,將機場作為高端產品宣傳口,可滿足部分高端消費者的需求。從成本角度來看,為確保安全,機場商家補貨渠道較為復雜,運營成本和運輸成本高;機場門店由于位置特殊,租金占經營成本的比例比市區內高,服務成本較高。
隨著民航大眾化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的層次和需求更加多元化。當乘坐飛機出行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時,對同質同價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前幾年,“吐槽”機場物價偏高,特別是餐飲費用過高的言論時常見諸輿論。可見機場的商業消費價格已經成為社會公眾對機場服務質量提升的一個主要關注點。
營造良好的航站樓消費環境,是提升機場服務質量的重要一環。由于位置遠離市區,面臨的同類競爭較少,以及顧客在消費方面有硬性需求,商鋪本身往往缺乏主動降價的積極性。因此,要提升旅客的消費體驗,需要行業和機場管理部門積極作為,采取措施,協調解決。早在2018年,民航局就在《關于進一步提升民航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中提出推動機場餐飲同城同質同價。此后,正在建設中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在面向社會公開招商時,要求參與競標的餐飲企業簽署《同城同質同價承諾書》。過去一年里,國內各機場紛紛開展了“同城同質同價”相關規范經營活動,切實提高了旅客對機場餐飲消費的滿意度。
騏驥千里,非一日之功。機場物價綜合來看是由機場服務能力、旅客消費習慣和市場規律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穩定物價,改善機場消費環境,是一項長期而具體的工作。從短期微觀層面來看,像深圳機場這樣針對部分旅客需求量大、成本低的零售商品開展限價,能夠滿足旅客的消費需求,是機場提升服務水平的有效之舉。從長期宏觀層面來看,機場商業管理部門應完善物價管理體系,規范航站樓內大眾化商品的經營活動,持續做好“同城同質同價”工作,將商品價格穩定在旅客接受的范圍內,從而有效保障廣大旅客作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消費價格降下去,服務品質提起來,機場才能收獲更多贊譽,被越來越多的旅客認可,實現高質量發展。(《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評論員王詩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