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坐上飛機后,我們都會看到航空公司播放乘機《安全須知》,提示旅客客艙安全知識及發生緊急情況時的注意事項。不少航空公司為了吸引旅客注意,會推出創意視頻,讓“催眠式”的《安全須知》變得更生動有趣。這一做法不僅激發了旅客觀看興趣,還提供了文化創意、品牌展示的新渠道,可謂一箭雙雕。
民航客艙安全需要所有旅客的共同維護。航空公司在飛機起飛前播放的《安全須知》,是讓旅客獲知乘機安全注意事項、確保旅客配合客艙安全操作程序的重要途徑。確保安全帶處于扣好系緊狀態,行李放在行李架上,幫助別人前先自己帶好氧氣面罩,調整座椅、收好小桌板、打開遮陽板,救生衣不可以在機艙內充氣等一系列操作規范,都在《安全須知》視頻中得以清楚演示。任何一個注意事項,都是經過民航業長期驗證的,需要旅客牢記于心,能夠在關鍵時刻發揮巨大作用。
雖然《安全須知》對于確保安全非常重要,但經常飛行的旅客在多次觀看教科書式的視頻錄像后,難免會有疲乏心態,很少能從頭到尾耐心聽完、看完每一次播報。而航空公司精心制作的創意視頻,創新表現形式,用“新瓶”裝“好酒”,是吸引更多的旅客認真觀看的好方法。
“新瓶”即創新《安全須知》的表現形式。航空公司用人們耳熟能詳的文化符號、影視人物、卡通形象等,展現安全須知的各類事項,既有趣生動,又能強化印象。近年來這類創意視頻十分常見。新西蘭航空推出的霍比特人版,法國航空拍攝的時尚大片版,維珍航空拍攝的歌舞版,土耳其航空拍攝的樂高版,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國內航空公司也進行了大膽創新,國航“熊貓胖達”版、東航“西游記”版、海航“葫蘆娃”版及京劇版,將中國特色文化融入其中,為旅客帶來了親切愉快的觀看體驗。
“好酒”即豐富《安全須知》所傳遞的內容。航空公司在創新安全須知短片時,應以提醒旅客注意乘機安全為首要目標。要根據新的安全需要、管理規定及時修訂安全須知,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形式創新、品牌合作、社交營銷。此前,為了讓旅客了解在機上如何使用便攜式電子設備,國內不少航空公司及時修訂安全須知并重新錄制了演示視頻。此外,航空公司根據航線特色,適時增加安全須知內容,也是為旅客著想、打造服務品牌的方式。如不久前,澳大利亞航空公司在所有飛往澳大利亞沿海城市的航班上推出海灘游玩安全提示,在宣傳安全的同時,實現了國家旅游文化與航空公司文化的融合。
創新之余,航空公司還應注意《安全須知》的受眾群體覆蓋范圍,盡最大可能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文化背景旅客的需求,確保安全信息能夠傳遞給每一位旅客。如要照顧到老人、兒童旅客的需要,《安全須知》節奏不宜過快,形式不宜過于復雜,要以通俗易懂為前提進行創意實驗;針對殘疾人旅客,根據民航局發布的《殘疾人航空運輸管理辦法》,視頻應加注字幕或在畫面一角使用手語進行介紹等。
播放《安全須知》是航空公司進行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環。用“新瓶”裝“好酒”,讓“無聊”變“有料”,能夠更好地實現安全和品牌的雙贏。(《中國民航報》評論員 王詩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