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北京、天津遭遇雷雨天氣,石家莊機場全力保障首都機場、南苑機場、天津機場備降航班16架次,保障旅客2252人次。一年一度的雷雨季“大考”已經到來,民航協(xié)同聯(lián)動,提前部署,做好備降航班保障工作,將為保障雷雨季民航出行打下堅實基礎。
每年的雷雨季都是對民航日常運行保障能力和快速處置能力的一次考驗。強對流等惡劣天氣頻繁出現(xiàn),影響航班正常運行;恰逢民航運輸生產旺季,航班量、客運量快速增長,又進一步加大了民航安全運行保障的壓力。做好雷雨季的航班運行保障,是全行業(yè)嚴陣以待的重點工作。民航局在日前召開的雷雨保障工作研討會上,對今年的雷雨季保障工作作出了全方位部署,要求民航各單位認真研判,充分做好雷雨保障各項準備。
航班備降保障是雷雨季民航運行保障的重點,也是難點。雷雨季是航班備降頻發(fā)的時段。備降航班保障工作、航班備降安全、備降后服務都直接決定著雷雨季航班運行的安全和品質。正所謂“毋臨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綢繆”,為做好備降航班保障工作,民航各環(huán)節(jié)都應做好各項準備,提前分析形勢。機場應加強研判,預估備降停機位等資源需求,提高航班運行管控能力,盡全力保障備降航班。航空公司應提前掌握天氣情況、流量信息,提高決策效率。空管部門提供準確和及時的預報服務,為運行提供更好的決策支持。
充足的備降資源是解決雷雨季航班備降保障難題的關鍵。這既包括停機位、地面車輛等物力資源,也包括服務能力等人力資源。要讓資源保障滿足備降需要,一方面要擴容。除了大型機場增加保障資源外,中小機場也應進一步增加備降資源,承擔好備降機場的安全責任。另一方面要提效,即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因程序環(huán)節(jié)問題出現(xiàn)的資源浪費。為此,應建立有效的協(xié)同聯(lián)動機制,搭建機場、航空公司、空管三方信息交互平臺,分享地面資源情況、流量管理措施、航班實時動態(tài)、對旅客的安排等,及時協(xié)調備降資源,保證“好鋼用在刀刃上”。特別是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航班集中的大型機場群,應發(fā)揮機場常態(tài)化的協(xié)同聯(lián)動優(yōu)勢,實現(xiàn)各類運行信息的共享。
服務好旅客是雷雨季航班備降工作的落腳點。航空公司和機場應更多地從旅客角度出發(fā),真情服務旅客,做好備降后的解釋和服務工作,及時提供備降信息和后續(xù)航班情況,為旅客提供餐食住宿等應有的補充服務。特別是航空公司和備降機場要做好服務銜接工作,避免旅客因得不到及時服務而感到焦慮。
各單位共同做好備降航班保障工作,提供有溫度的真情服務,實現(xiàn)從空中到地面的有效銜接,才能夠獲得旅客的理解和支持。(《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評論員王詩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