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暑運已經過半。每年暑運對民航各單位都是一次綜合考驗。為打好暑運攻堅戰,民航各單位充分挖掘潛力,增加運力供給,努力滿足旅客返鄉、探親、旅游等出行需要。民航人克服高溫、降雨、臺風等困難,采取各種有效應對措施,提高暑運服務質量。俗話說:“行百里者半九十。”各保障單位應繼續加油干,答好暑運的后半張“考卷”。
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題。越是出行高峰期,旅客對出行是否順暢的關注度就越高,民航各單位在保障旅客平安、順利出行方面越應有關鍵之舉。今年暑運期間,東航云南公司專門設立了OCC(運行及客戶中心),整合資源,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西北空管局為部分航班開辟了空中專用高度通道,減輕繁忙扇區負荷;湖南張家界機場加大對值機柜臺、安檢通道等重點區域的巡查力度,確保旅客安全乘機。面對一年一次的暑運大考,民航各單位的安全保障工作一年比一年扎實,一年比一年深入,一年比一年更有成效。在全國各地,廣大民航職工戰高溫、迎臺風,用無聲的堅守陪伴旅客平安出行。這些奮戰在一線的身影是民航安全運行的最可靠保證,值得點贊,也令人感動。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人們的出行方式發生了顛覆性變革。從對海角天涯的望而生畏,到輕輕松松地“千里江陵一日還”,民航改變了時空的尺度,產品和服務也在不斷變化。如今,說走就走的旅行越來越普遍,旅客的出行需求越來越多樣化。暑運期間,無陪兒童增多,休閑度假的旅客增多,大學生旅客增多……這些新變化都對航企的暑運服務提出了新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講,航企需要精準分析旅客出行信息,更精準地描摹旅客畫像,主動預測旅客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只有以人為本,踐行真情服務理念,才能在大流量的暑運考驗中繼續跑出民航發展的加速度。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暑運適逢雷雨等特殊天氣多發季節,給運輸保障工作帶來了很大挑戰。一方面,民航各單位應當狠抓航班正常管理工作,加大氣象監測預報力度,在發生航班延誤時為旅客答好疑、解好惑;另一方面,旅客在出行前應當了解未來幾天出發地和目的地機場的天氣,在出行當天應當多關注機場的航班動態。當出現航班延誤或取消的情況時,旅客需要理性、合法維護自身權益,做到文明出行。
2010年,一部名叫《人在囧途》的電影講述了主人公在春運期間的種種窘迫。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如今,人們舟車勞頓的體驗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舒適、愜意的旅途。這既是對過去成績的肯定,也是未來的新起點。民航各單位要擼起袖子加油干,繼續提高服務品質,提升旅客出行體驗。(《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評論員徐仲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