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廣東是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排頭兵、先行地、試驗區。誕生和成長于廣東的南航,得改革開放之先機,既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產物,亦是思想解放和體制機制改革的成果。
一、深刻領會精神內涵,統一思想行動
黨的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首次離京視察就來到了廣東。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總書記時隔6年再次來到廣東視察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改革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喜事,向世界旗幟鮮明宣示了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的堅定決心。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高屋建瓴、視野宏大、思想深邃、內涵豐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展開和具體化,為新時代改革再出發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讓我倍感溫暖,深深感受到總書記的殷切期望,極大提振了南航集團干事創業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一定要傳承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加快把南航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航空產業集團,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二、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發展成就令人矚目
68年前,“兩航”起義揭開了新中國民航發展的序幕。南航經歷了軍隊管理、政企合一、聯合重組等歷史階段,已逐步發展成為在全球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型航空運輸企業。
——機隊規模大,目前飛機數量超過800架,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旅客運輸量多,2017年運輸旅客1.26億人次,居亞洲第一。
——航線網絡發達,國際國內航線1000余條,每天有3000多個航班,飛往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
——技術實力雄厚,是國內唯一擁有獨立培養飛行員能力的航空公司,建有國內最大、維修等級最高的航空發動機維修基地,飛機維修技術和信息化建設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服務品牌形象良好,擁有南航明珠會員3000萬,在國內外享有良好口碑,獲評Skytrax2018年“全球最杰出進步航空公司”。
40年來,南航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創造了諸多國內第一。
——第一家運用融資租賃模式引進飛機。
——第一家通過濕租模式引進飛機和機組。
——第一次完成不間斷跨太平洋延程商業飛行。
——第一家與國外航空公司開展代碼共享合作。
——第一家推出電子客票。
——第一家推出“網上訂座”服務。
——第一家加入國際航空聯盟。
——第一家引進A380和B787飛機。
——第一家提供人臉識別登機服務。
40年來,南航不斷深化改革,激發發展活力。從1992年實行政企分開獨立運營,到1997年在紐約、香港掛牌上市,再到2002年聯合北方航、新疆航組建新南航,南航始終勇立改革開放潮頭。黨的十八大以來,南航貫徹落實國企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整合集團、股份兩級班子和兩級機關,實施大運行建設,成立融資租賃公司和資本控股公司,整合航空餐食、貨運物流資源……企業生機活力不斷釋放,發展動力顯著增強。
40年來,南航助力對外開放,架起空中橋梁。從20世紀80年代開通東南亞航線,到90年代相繼開通阿姆斯特丹、洛杉磯、布里斯班等航線,再到進入新世紀陸續開通的巴黎、溫哥華、倫敦、紐約、墨西哥城等國際大線,南航國際化步伐持續加快,搭建起了溝通中國與世界的空中橋梁。去年3月,南航與全球最大航空公司——美國航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提升。
作為“一帶一路”沿線最大航空承運人,南航在沿線38個國家和地區的68個城市開通了172條航線,年承運旅客超過1500萬人次,各項數據均居國內航空公司之首。
40年來,南航服務國家戰略,扛起央企責任。南航堅決支持雄安新區建設,以最積極的態度進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出資100億元成立雄安航空。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在新疆等12省區開展定點扶貧,開通了30條援疆航線,覆蓋全部對口援疆省市;積極投入搶險救災和撤僑任務,在2008年汶川救災等行動中,不計成本運送人員物資。
三、服務廣東,爭當經濟社會建設排頭兵
樹高千尺忘不了根。作為總部在廣州的中央企業,南航始終把自己看成廣東的企業,全力助推廣東經濟社會發展。
以建設廣州國際航空樞紐為己任,全力打造“廣州之路”。按照具有國際水準的綜合性、復合型門戶樞紐定位,加大運力投入,先后開通廣州至倫敦、莫斯科、法蘭克福等25條洲際大線。目前,南航在廣州樞紐運營國際航線60條,航線網絡覆蓋五大洲。2017年,南航在廣州樞紐承運旅客3175萬人次,國際中轉370萬人次,占白云機場國際中轉量的八成以上。
當好互聯互通排頭兵,全面推動廣東對外開放。實施廣深一體化策略,打造廣深聯合樞紐,努力搭建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地區的空中橋梁,推動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建設。目前,南航在廣東七個機場投放運力300余架,運營航線400余條,年承運旅客超過4000萬人次,有效帶動了國際、國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積極服務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運營省內支線30余條,航班量占全省支線的34.5%。
踐行央企責任,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就業大戶和納稅大戶,南航在廣東擁有4.2萬名員工,直接和間接增加就業崗位約70萬個,近5年在廣東省納稅近100億元。積極發揮航空高端產業的引領作用,在南沙自貿區成立融資租賃公司;與波音合作,在空港經濟區引進高端維修項目。落實廣東省關于精準扶貧的要求,派出多名干部在省內駐村扶貧。
四、重整行裝再出發,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實踐沒有終點,改革未有窮期。習近平總書記在近期視察廣東時強調,要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以更堅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作為國家重要戰略產業,航空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引擎,發揮著基礎性、支撐性、先導性的作用。南航將保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改革創新、攻堅克難,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航空運輸企業,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
做國企改革的開拓者。貫徹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精神,落實國務院國資委“雙百行動”要求,從戰略高度認識國企改革的“中心地位”,關鍵是辦好自己的事。南航持續推進大運行建設,優化管控模式;推動貨運物流公司高質量發展,適時成立貨運航空公司,打造綜合物流服務供應商;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高效靈活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深化用工薪酬制度改革,探索職業經理人制度,激發發展動力和內生活力。
做民航強國的引領者。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建設交通強國。建設世界一流航空運輸企業,在交通強國和民航強國建設中走在前列,是南航肩負的歷史使命。下一步,南航將落實“三二四五三”戰略框架,打造一流的安全品質、一流的盈利能力、一流的品牌形象,建設好廣州—北京“雙樞紐”,推動“規范化、一體化、智能化、國際化”發展。特別是高質量做好雄安航空籌建運營,推動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早日建成大型國際航空樞紐。
做大灣區建設的助推器。10月24日,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再進一步。南航將抓住大灣區城市升級發展機遇,以打造世界級機場群、加強內地港澳聯通、融入灣區經濟發展為著力點,統籌在珠三角地區的發展,有力支撐大灣區發展。用好白云機場2號航站樓資源,完善航線布局,強化中轉功能,持續打造“廣州之路”,助推廣東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不斷加密省內支線,完善航空上下游產業布局,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全國政協常委 南航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 王昌順)

本文刊載于《中國民航報》2018年11月14日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