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毛佳
單位:國航股份工程技術分公司
職務:排故工程師
毛佳,1984年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航空發動機設計專業,是那個年代的精英。2002年在成都維修基地MTS擔任排故工程師,2011年調入上海維修基地。從1984年畢業參加工作至今,毛佳在民航維修行業里已有30個年頭了,在這30多年的風風雨雨里,他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受到了國航上海維修基地全體員工尊敬,也是年輕同志學習的榜樣。
追逐夢想,保障飛機安全起降
1984年剛剛畢業的他,順利的進入了當時的成都航空工業部發動機公司,在那里一干就是9年,俗話說十年磨一劍,但是毛佳卻在這9年的時光里把自己打磨成一把鋒利的利劍,從一名大學校園走出的毛頭小子鍛煉成為一名優秀的飛機維修師,他說:"那時的工資每月只有50塊錢,工資少,工作累。忙活一天回到家中到頭就睡,第二天起來繼續干,從來沒有抱怨過,只要讓我每天能接觸到飛機就是我最大的快樂。"每個人都有夢想,毛佳的夢想就是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民航,從他手上飛出去的飛機必須保證它安全起降。

精通業務,保障航班準時準點
1995年,他正式成為當時西南航空公司維修廠第五車間的一名機械員,主要負責維護B737系列飛機。每一次的排故都彰顯出他熟練的業務能力。一次航后工作時,機組反映在空中飛機出現抖動的現象,得知這一消息的他,熟練地翻閱手冊同時查閱大量排故資料,但還是找不到故障的原因,后來經過檢查發現原來是升降舵上的調整片撐套磨損所造成的機身抖動。如果沒有仔細的檢查,這一問題是很難被發現的。隨后,經過一晚的排故換件,順利地保障了第二天的航班。同事們都親切的稱呼他為"火眼金睛"。
還有一次,A340飛機在西藏高原地區出現起落架收放作動筒漏油,他接到指令前往西藏進行排故工作,飛機剛一落地他就出現了高原反應,缺氧、發高燒。但是他并沒有因為自己身體的不適而放棄工作。在他心里飛機的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短暫的休息后他立刻投入到排故工作中,最后經過三天的努力終于順利完成排故任務,將飛機安全的放飛于藍天。

任勞任怨,彰顯對工作的熱愛
2002年,西南航正式與國航合并,嶄新的國航成都維修基地從此躋身于中國民航維修領域。憑借扎實的知識和過硬的技術,毛佳順利考取維修執照成為一名優秀的國航機務人。當時公司提出"飛機要跟著市場走,人員要跟著飛機走。"的號召。毛佳接到任務要前往北京負責B737現場技術支援。北京的冬天相比成都要冷得多,寒風刺骨,大雪紛飛。在機坪上站立1分鐘都會感到凍手凍腳。一次航后工作需要更換液壓泵,毛佳頂著刺骨三寸的寒風堅持工作3個多小時,很好地完成了更換任務。雖然手上戴著手套,但是早已經被油污浸濕,凍得雙手通紅,他卻樂呵呵的對大家說:沒事沒事!
2011年,毛佳跟隨A340飛機來到上海維修基地。他依舊以嚴謹認真的作風投入到工作中。一次,A340飛機起飛40分鐘出現3發滑油溫度超溫信息,機組返航,聽到這一消息,原本準備回成都休假的毛佳立刻趕往機場,對返航飛機進行多次試車后進行排故,工作到凌晨2點多才排除故障。身邊的同事忍不住問他:"毛工,您累嗎?趕緊回去休息吧",他的回答是,"不累,只要飛機能安全上天,做多少活都不累"。簡單的一件事,簡短的一句話顯示出這位老同志對機務工作那份發自內心的熱愛。
友愛同事,大家眼中的好大哥
身為上海維修基地寬體機維修車間的技術大拿,毛佳一點架子都沒有,是所有員工的老大哥。工作這么多年,他一直很樂意給新員工講維修理論。他的講解是那么的細致,那么的認真。工作中,他是排故工程師,生活中他是關心同事的老大哥。一次,一位小同事突然生病了,他下班主動去看望他,還不忘給他帶上平時最愛吃的東西。一邊講述白天單位中發生的事,還一邊傳授維修經驗。
30年的民航情結,30年的維修經驗,30年的辛勤耕耘,他是民航安全夢的堅定追逐者。毛佳作為老同志,始終是機務青年一代學習的榜樣。在他心中,民航安全始終是自己信奉的永恒主題,他愿意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去換取飛機的安全,飛行的安全,旅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