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通用航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然而,當前我國通用航空存在低水平重復開發、缺乏統一標準與規范、自主研發能力不強、創新平臺設施建設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等問題。如何適應新時代科技革命的新形勢,更好地將現代科技運用到通用航空產業的各個領域,建設“智慧通航”,已成為我國通用航空業界急需研究的課題。
當前,國內外不少航空企業與互聯網公司、IT企業深度合作,積極建設智慧應用集群,對打造“智慧通航”、發展新經濟是有益的探索與實踐。筆者認為,構建中國特色升級版的“智慧通航”產業生態體系可以從精準服務、通航安全管理系統等方面實現突破。
基于物聯網技術,促進低空空域管理是實現“智慧通航”的基礎。隨著通用航空產業的飛速發展,利用物聯網技術搭建集機場、氣象、駐場單位、周邊配套服務于一體的“航空+物聯網”飛行服務綜合平臺,可以開展空中導航、交通疏導等業務,為航空應急救援、短途運輸、公務航空等提供智慧航空服務。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通用機場建設遠程塔臺或虛擬塔臺,提供低空飛行的實時定位與監控服務,使通用飛機實現遙控駕駛,從而解決地面指揮、空中管制、飛行駕駛“三合一”的問題。
基于供應鏈管理,精準服務產業市場是實現“智慧通航”發展的有效途徑。堅持“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通用航空行業資源進行整合,根據通用航空細分用戶群體的需求,搭建相關航空產品的規劃設計、執行實施、評估分析等多階段、跨渠道的全球采購與銷售網絡信息平臺,優化行業客戶關系管理網鏈結構,打造快速響應市場變化的生產供應鏈、營銷供應鏈與消費供應鏈,搭建通用航空產業生態融合發展的供應鏈集成服務平臺,為通用航空用戶提供定制化、個性化的高度精準服務,拓展通用航空的發展空間。
基于大數據技術,開發通航安全管理系統是實現“智慧通航”的保障。通用航空產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通過建立通航SMS(安全管理)體系完善安全運行管理系統。通航SMS系統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規范安全工作流程,建立起科學的、完整的風險源分布坐標系與多方位的安全信息收集機制,可以掃除時間、空間的障礙,完成風險源收集、風險源評估、不安全事件報告、不安全事件處理等安全管理,科學接收、分析、處理、落實、反饋不安全事件,從而實現通用航空安全管理可控、可查、可追溯的閉環效益。
“智慧通航”產業是通用航空產業的設計研發、制造維修、服務保障、教育培訓、宣傳文化等領域綜合應用各類先進智慧技術的全面耦合系統。在新時代背景下,通用航空產業只有堅持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的發展原則,才能推進整個行業更加安全可靠、靈活智能、可持續發展,更好地助力新時期民航強國建設。(中國民航網智庫專家 張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