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通訊員尼帥 報道:近年來,江西空管分局實現了保障能力大幅躍升,其年保障航班量從2020年的51萬架次躍升至2024年的73萬架次,目前,進近、區域航班單日保障記錄分別跨入500、1700大關。這源于“十四五”時期,江西空管分局緊扣“十四五”規劃藍圖,融入高質量發展大局,在基本建設、服務效能、技術革新、能力提升等領域深耕細作,推進安全保障能力跨越式提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奮進答卷。
完善先進的基礎設施是保障能力提升的基石。“十四五”時期,江西空管分局在基本建設領域持續發力,分局管制大樓建設,南昌昌北、井岡山、南豐二次雷達建設、南豐導航臺更新等一系列空管項目相繼竣工投產,華東地區(南昌)空中交通管制能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南昌昌北國際機場三期擴建空管工程持續穩步推進,為分局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通過新建更新擴容,通信導航監視設備實現江西區域連續覆蓋、局部多重覆蓋,分局空管自動化系統管制席位由16個增加至47個,運行保障能力提升近3倍,可滿足年保障量135萬架次要求,運行條件環境煥然一新,為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基礎設施的提升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便利,而深挖運行潛能則是將便利轉化為現實的必要實踐。“十四五”時期,江西空管分局在服務效能方面精耕細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分局積極縮小管制間隔,實施了區域5海里、進近3海里雷達管制間隔優化標準運行,并對各扇區容量進行了評估分析,公布了各扇區靜態通行能力值,據此科學制定了不同場景下的流量管理措施,實現了運行管理的精細化。在空域優化方面,分局同樣不遺余力,相繼完成了兩次區域管制空域調整,全力保障滬昆大通道江西段啟動運行,實現了東西向航班分流,進一步提升了江西空域飛行流量和效率。此外,通過程序的優化,南昌昌北機場能夠容納的進離港航班量較之前上浮20%-30%,為南昌地區飛行流量破“瓶頸”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四五”時期,江西空管分局在新技術運用方面聚焦重點、持續發力,針對防跑道侵入這一關鍵安全問題,與民航二所聯合開展了防跑道侵入系統示范驗證項目,與南昌昌北機場合作建立機場車輛監測預警系統,將ADSB信號與光電結合提供跑道侵入告警功能,進一步提高防跑道侵入風險防范能力,為飛行起降安全保駕護航。分局還與科研院所加強合作,優化主用及備用自動化系統功能,實現自備動化系統功能操作統一、無縫切換,推進自動化系統AMAN航班進近排序功能應用,有效降低管制員工作負荷,推動了空管系統運行的提質升級。在氣象服務領域,分局通過改造航空氣象綜合局域網、氣象雷達系統改造、自動氣象觀測系統,引進氣象風廓線雷達系統建立民航氣象數據共享與服務系統,為提升民航氣象預報的提前量和精確度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近年來,江西空管分局還以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為重要抓手,持續提升分局安全運行能力。分局針對航空器、空管運行環境、空中交通服務三大方面內容,建立了覆蓋分局、部門、崗位的應急預案體系,構成了以應急管理預案、法制、體制、機制“一案三制”為核心的管理體系,為應對各類突發事件提供了制度保障。分局管制部門聚焦管制員基礎能力提升、優秀管制員選拔培優以及帶班主任能力強化三個關鍵領域,扎實推進管制能力提升計劃,管制一線基礎業務能力、特情處置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設備保障部門則持續推進“大運行、大崗位、大值班”運行模式改革,通過實施技術保障部組織機構優化調整,有效提升了各崗位協同聯動處置能力。氣象部門根據航空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開發了滾動預警預報、管制流量面對面服務等針對性、精細化的氣象服務產品,豐富了航空氣象產品和服務模式。(編輯:張薇,校對:張彤,審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