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4月的第六屆年度亞洲公務航空會議及展覽會在上海隆重開幕,筆者由于工作原因在項目駐地搬磚,所以只能在微信群和朋友圈看航展,以感受公務機展的高大上。據悉開幕之日也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務機運營商,新成立的運營商領導為原亞聯公務機公司總經理,而說起亞聯公務機業內無人不曉,亞聯公務機公司最初由深航與香港亞洲公務航空、北京國民信托公司合資成立,直到2014年11月隨著中民投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并購了生國際通航和亞聯公務機公司,至此中民投將亞洲公務最大的運營商收歸旗下。這時很多人會問中民投是何方神圣?中民投由全國工商聯牽頭,59家民營企業聯合發起,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一家大型民營投資集團,注冊資本金達500億元,中民投在掛牌時就披露將下設九大業務板塊其中就包括了中民國際通航,由此可見一些戰略投資者早就已經把資本的觸角伸進了通航產業。
如果說此前的通航發展都是一些小的區域通航公司點對點的游擊戰,那么接下來的通航發展更多的是以集團化大規模作戰為主,無論是站在橋頭浪尖的戰略投資者還是近年來紛紛戰略轉型的龍浩集團還是正陽集團都在驗證了這一點,很明顯接下來的通航競爭中將會是一個以規模取勝的時代,同時通航產業也將開始加速進入快車道和超車道,這其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那么在當下如火如荼的通航創業熱潮中,我們無數通航草根創業者和戰略轉型的集團企業到底是要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在當下通航環境創業又要注意什么?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通航從業經驗以及日常接觸的通航創業者中總結以下經驗供各位參考和借鑒:
1、結合行業發展現狀找準公司發展和行業市場需求的結合點,并尋找人品可靠的合作伙伴共同創業。
創業成功的原因有千千萬萬種,但追根到底就是在合適的時機,合適的地點,切入到行業中。我們知道任何創業行為要想成功就必須要找到所在行業剛需、痛點和高頻的需求,所謂剛需,就是非玩不可;痛點,就是由于這個痛點導致痛不欲生;還有高頻,在我看來這六個字換在通用航空里就是機場(起降點)、低空監視、空域使用,凡是能抓住這六個字進行創業,找準行業發展的痛點和難點,并在尋找合適的時機合適的地點切入進來,那么你就找到了通航創業成功的秘訣,這是非常關鍵的。
現在的創業和十幾年前的創業不太一樣,之所以合伙是因為現代市場日新月異,信息更迭飛速,加上每個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特別是在技術集中性資金密集型的通航產業創業,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顯的更為重要,所以人才是創業的關鍵,初創企業往往開不出足夠有吸引力的薪酬,這時股權則是吸引重要人才的有效途徑。合伙人首先要求人品是第一位,能力和資源反而是第二位;其次是價值觀要一致,也就是對項目前景有相同的熱情和激情,只有如此,當項目出現問題的時候,才能齊心協力一起往前沖,否則他只適合做你的高管。最后,創業很火,尋找人品可靠的合伙人很難。當然無論是社會資源型創業者還是技術型創業者,個人創業也就對創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必須有充分的資源(包括人力和財力)、可行的概念、深度的行業認知和明確的發展目標,這些都是個人創業者或二次創業的集團型企業所必須的技能。
2、通航創業中,做好企業股權分配和經營權的控制,并妥善處理好合伙人間的利益和感情問題。
合伙人散伙、骨干員工離職、招不進牛人,對于通航創業公司而言這些都是會遇到的難題,我們知道在任何創業行動中,尋找人品可靠的合伙人顯的極為重要,很多時候合伙人商業道德的缺失比其生活細節的缺點更為致命,尤其是其為人處世和做事的原則性,在感情生活中,一見鐘情的情侶走下去的概率尚且很低,畢竟待激情散去,轟轟烈烈的愛情最終還是要回歸柴米油鹽的現實生活。同樣在通航創業中,作為長期的合伙人首先是需要彼此熟悉,高度信任,人品可靠。一見鐘情的情侶一旦失去新鮮感尚且很難走下去,通航創業合伙人一旦涉及到利益爭端或人品不可靠的合伙人,其猙獰的面目馬上顯露,尤其是面對當前通航魚龍混雜的復雜局面,通航創業更需要一個熟悉且品德可靠的合伙人,這樣子才能保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是在鬧分裂而是能夠齊心協力解決和克服當前面臨的種種問題。

我們從圖中數據可以看到團隊打架是創業失敗的前三大誘因之一,而團隊打架,很大程度上是由最初的股份分配埋下的惡果。我相信從事通航稍微久一點的朋友一定還記得數年前發生在珠海某通航公司因為內部矛盾涉及到企業經營權控制問題,公司內部矛盾發展到股東拳腳相向,導致公司內部分裂,最終被局方暫停運行直至關門的新聞,雖然其是個例卻不能不值得我們所有通航從業人員尤其是打算進入通航的創業者加以重視。無論是自主創業還是聯合創業,都必須明確絕對領導力的創始人,說白了就是分清楚在這個團隊中誰是老大,不管老大擅長什么,總需要有人在Leadership和關鍵時刻的決斷上拿定主意,避免令出多門導致執行難的問題,所以通航創業公司股權分配絕對不能講平均主義,必須按照一定的合適比例來劃分團隊老大和老二,老三的股權,只有做好企業股權分配和經營權的控制問題,才有可能妥善處理好合伙人間的利益和感情問題,創業成功的可能性才能大大提高。
3、合理利用融資渠道,不要把眾籌融資玩成非法集資。
拿錢太多、太少、太晚、太早、太不是時候,掉進此類融資坑的通航創業公司也不少,今天的創業環境不同于二三十年前,以前的創業那是必須置之死地而后生,全部身家壓上去,今天還用自我資金而不懂利用融資的那就是傻瓜,為此對于創業中的我們如何融資顯的極為重要。眾籌作為一個新興的融資渠道,不管是在金融領域和創業領域,其一直都是個熱門話題,當眾籌遇到發展同樣火熱的通航產業,兩者結合究竟碰撞出來的是火花還是炸藥呢?
我們知道,眾籌目前在我國還沒明確的法律條文規定,監管不是很完善,曾出現過不少負面的新聞報道,而項目的不確定性極易導致眾籌變非法吸收公共存款,而且也可能由于觸犯股權證券法對眾籌發起人帶來一些法律風險,這些很多通航創業者之前都可能沒有考慮過的問題,所以在通航創業中做眾籌項目要對其法律風險引起足夠的重視。為此有幾點建議,第一在做通航眾籌項目時不要以公開的方式向不特定的對象進行一個眾籌行為,因為項目一旦失敗很容易被鑒定為非法集資,也就是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第二,眾籌項目參與的人數一定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在目前現有的法律條文內,眾籌的參與人不能超過200人或主體。第三就是聘請專業的人員和團隊建立相應的風控機制;所以項目發起人要有承擔投資風險的意識,合理利用融資渠道,不要把眾籌融資玩成非法集資,在不斷探索行業發展模式的同時注意規避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
4、提升自身團隊的專業性,必要時可以考慮聘請專業顧問把關。
我前面說過,當前通航業魚龍混雜,不乏借通航名義進來行業渾水摸魚之人,其中空手套白狼的手段最常見之,這些人往往沒有自己的基地,沒有自己的飛機,時不時去一些通航公司做秀,做飛行體驗等活動,轉身回頭就和外面宣傳說這是他們的基地和機場,這些沒有實質性的通航公司、飛機和專業團隊的所謂通航新業態,大部分都是在忽悠一些不懂通航的地方政府和投資人,希望拿到政策、土地和資金扶持等,說白了就是在圈地圈錢。不過即使是這等低劣手段卻還是有不少人上當受騙。筆者曾見過一個連CCAR-91、135都說不出來名字的籌建通航公司總經理說要在全國布局十幾個通航產業園,實在是很可笑,連基本的民航規則都說不出來個一二的人能有如此信心做好通航,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
很多人認為創業就是從零開始,但很多時候通航創業并不如此,除了資金外,我們通航創業者更需要大量其他的積累,例如對行業規則的熟悉,通航產業鏈上下游的認知、客戶需求的把握以及自身價值的定位都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我們業內人士常常說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因此專業人才是通航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可以預見的是通航將會是一個越來越細分的市場和行業,為此及早做好企業的發展定位,及時提升自身團隊在細分市場的權威性和專業性顯得極為重要,對于跨界轉型的投資者,必須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必要時則可以考慮聘請專業的顧問把關。
狄更斯在《雙城記》曾說道:“這是最好的時代,這也是最壞的時代。不管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時代已經悄然來臨,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跨界進入通航產業,無論是對于戰略轉型實行多元化發展的集團型企業還是無數草根通航創業者來說,創業永遠在路上。也希望能在即將到來的三千米以下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中,我們大家都能有所作為,在通航發展的大浪潮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最后,創業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溫新壽 中國民航網智庫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