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行業整體安全運行的重要陣地,點多面廣的中小機場安全運行水平值得高度重視,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找準深層次問題,持續加強“三基”建設,全面補齊安全短板,保障運行持續安全。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堅守民航安全底線、堅持對安全隱患零容忍的大背景下,全行業加強作風建設、從嚴從實從細管控安全,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但與此同時,中小機場卻面臨著較大的安全運行挑戰,尤其是安全設施滯后、安全管理水平低下、人員隊伍能力不強等成為明顯短板。
不論是從行業安全運行鏈條性的特點考慮,還是秉持著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都需要全行業在重視各干線機場、大型樞紐機場安全運行的同時,高度重視中小機場安全短板,找出存在的深度問題,采取符合實際運行特點的舉措,切實補齊薄弱環節的安全短板。
補齊安全短板要準確判斷。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打好中小機場安全守衛戰,同樣如此。要補齊短板,首先要明確安全保障能力的短板究竟在哪里,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即將組織開展的中小機場安全保障能力評估就對于摸清中小機場的安全短板和弱項有著重要意義。各監管部門要認真評估,中小機場要主動參與,全面真實地進行一次“安全體檢”。
補齊安全短板要精準施策。明確短板后,要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硬件設施落后,就需要中小機場上級單位和所在地方政府加大安全投入力度,不能只管經營不管安全;人員能力不足,就要加強培訓,行業監管部門要針對中小機場管理特點,充分利用行業成熟的、優秀的培訓資源和經驗,組織面向中小機場相關保障人員的專項培訓和工作作風培訓;管理水平不高,要深入調查研究深層次原因,厘清其中存在的機場管理體制、經營模式、規劃設計等因素,敢為人先,用改革思維和方法,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痼疾”。
補齊安全短板要發揮合力。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基于中小機場的特點,要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尤其需要調動多方積極性。目前,很多中小機場都是軍民合用機場,這就需要通過加強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發揮軍民航協同運行的合力,比如可以建立更暢通的溝通機制、更大力度共享資源、統一運營標準等,促進軍民合用機場安全、健康發展。此外,機場屬地化改革后,運營管理模式各有不同,存在著跨省機場集團模式、省(市、區)機場集團模式、地市(地、縣)政府管理模式、航空公司管理模式和委托管理模式等。多元經營管理模式更需要發揮多個主體的安全管理合力,激發各管理主體圍繞機場的公共基礎設施定位,加大對機場的安全保障資金投入以及其他政策支持力度,形成地方與民航對航空安全監管工作的合力。
抓大不能放小,安全需要協同。中小機場安全運行需要突出“三基”建設,養成優良作風,緊盯薄弱環節,研究根本解決之道,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中國民航報》)
相關鏈接:馮正霖:突出“三基”建設 全面提升中小機場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