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飛機出行時,你有多久沒有打印過紙質客票了?
在智慧民航建設加快推進的今天,航空出行正變得更加智慧化、數字化、輕量化。旅客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輕松訂票,也可以在手機上完成里程兌換、餐食預訂、代客泊車等多樣化服務,更可以憑一張身份證實現全流程暢行。
這些便捷服務的實現,離不開民航產業鏈的協同配合和海量訂單的快速處理。隨著航空公司加快向“綜合零售服務商”轉型,建設高效、智能的結算體系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在這一關鍵節點上,中國航空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積極求變,攜手騰訊云構建面向未來的智慧結算體系,推動自身從行業“賬房先生”升級為服務民航業高質量發展的“數據與金融賦能者”。
在近日舉辦的2025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中國航空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衛群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公司將持續以新技術構建智慧結算體系,助推資金流、信息流、價值流高效流轉,為企業運營和行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商業活力。
核心業務上云:支持航企向“綜合零售服務商”轉型
在民航領域,一場商業變革近在眼前。
今天,智慧民航建設正在全方位重塑行業形態與發展格局。隨著數字化轉型進入關鍵期,航空公司在業務層面也加快由“運輸服務提供商”向“綜合零售服務商”轉型。
作為民航運輸領域的專業結算服務提供商,中國航空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結算公司”)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趨勢。張衛群告訴記者,數字化轉型正在有效激發航空企業的創新活力。但與此同時,業務的多元化和訂單化也讓清算與結算愈發復雜。
以航空公司為例。長期以來,航空公司的主要職能是承運旅客和貨物。但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單一角色”已難以滿足用戶日益多元的消費需求。早在2012年,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就提出了新一代分銷標準NDC(新分銷能力),旨在降低對傳統GDS(全球分銷系統)的依賴,為航司提供直連代理商、OTA(在線旅行社)和企業客戶的能力。然而,受制于理念、技術和消費習慣,NDC推進一度緩慢。
隨著數字化轉型不斷深入,航空公司逐漸具備了重構客戶交互的技術條件。越來越多航企在向“出行生態運營商”轉型的同時,也希望將自有App和小程序打造為“出行電商平臺”。在這些平臺上,除了機票,選座、行李、休息室、機上Wi-Fi,以及機酒套餐、度假套餐等都已被納入出行產品體系。
訂單化趨勢進一步提升了清算和結算的復雜性。對此,張衛群指出:“民航結算業務需要從傳統的票證管理,轉向以訂單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因此必須具備強大的數據解構和自動清分能力,以支持航空公司實現零售轉型和精準營銷,而這需要應用了先進技術的新數智化底座作為支撐。”
為此,結算公司及時作出“上云”戰略部署。2024年,公司攜手騰訊云共同打造民航結算專有云平臺,不僅構建起安全可控、彈性高效的數智化技術底座,也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引入實時結算模型:大大縮短清算和結算周期
對于產業鏈條長、產業結構復雜的民航業來說,創新并非易事。近年來,航空公司不斷推出靈活出行、服務打包等新產品,給旅客帶來更多選擇。然而,這些產品在發售之初,其商業價值能否持續往往難以下結論。
其中,清算與結算的復雜性是關鍵原因。以中轉航班為例,該業務涉及多家承運人,客票收入需按不同規則分攤,通常要等待數天甚至數周才能確認,還容易出現余額不匹配。再疊加退改簽、跨航企、跨國交易等因素,以及每日產生的海量客票,航空公司難以及時獲得準確收益。
這種滯后性直接影響了營銷的靈活性和創新效率。“推動業務模式轉型,必須匹配與零售化發展相適應的清算體系”。張衛群指出,在零售化背景下,每一筆集合多元業務甚至跨行業消費的訂單,都需要在龐大復雜的結算網絡中高效核算,確保資金在航空公司、機場、代理商及各類服務商之間順暢流轉。
在數字化時代,“上云”不僅是技術架構的更新,更代表著業務能力的躍升。2023年,結算公司歷時四年打造的第三代客運收入管理平臺(以下簡稱“第三代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依托騰訊云的數智化底座進行了云原生優化,并設計了基于訂單的結算模塊。張衛群表示,第三代平臺既支持OMS(訂單管理系統)銷售模式下的NDC(新分銷能力)和ONE Order(統一訂單)標準,也兼容傳統PSS(旅客服務系統)銷售模式下的ET/EMD(電子客票/電子雜項單)標準。這意味著,無論是依賴票證的傳統航空公司,還是全面實現了訂單化、無票化的新型航空公司,都能通過這一平臺高效完成清算。
更重要的是,依托實時結算模型,第三代平臺實現了“關艙門即知收入”,大大縮短清算和結算周期。“這是航空公司非常重視的能力”。張衛群告訴記者,在實際應用中,這一功能讓營銷部門對結算數據的依賴明顯增強,“如果財務部門沒有提供數據,營銷部門會主動來要,因為這些數據直接影響航線調配和產品優化”。
除了實時分賬,第三代平臺還具備事前預測和收入洞察功能,使航空公司在航線調整和產品創新上更加敏捷。同時,結算公司也積極探索數字人民幣在民航產業鏈支付中的應用,以降低高昂的結算成本。張衛群強調,隨著業財融合加快,結算系統已不再只是后臺財務工具,而正在成為營銷端的重要支撐。通過將數字技術與供應鏈金融相結合,結算公司正在通過區塊鏈共享驗證、API自動化流程等手段,幫助機場、航空公司以及代理人等上下游企業盤活沉睡資產、提升融資效率,進而增強整個產業鏈的韌性。
優勢互補合作:打造行業級“云合作樣板間”
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需要重構業務流程和邏輯,更依賴堅實的技術底座。
“我們選擇騰訊云主要是出于安全、技術和可持續三個方面的考慮”。張衛群告訴記者,經過三十余年的發展,結算公司的傳統IT架構已難以滿足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要求,必須建設適配未來趨勢和用戶需求的新一代基礎技術平臺。經過綜合評估,結算公司認為騰訊云在技術先進性、架構彈性和成本方面均有優勢,并且擁有完善的生態和持續創新能力,能夠為專有云平臺提供長期的技術、資源和性能保障。
“民航結算專有云平臺是公司未來的核心基礎架構,將支撐民航清算和結算業務的可持續發展。而騰訊持續的科技創新成果將不斷賦能這一平臺,幫助我們保持競爭力。”在張衛群看來,這是一次典型的優勢互補合作。一方面,騰訊云擁有雄厚的技術基礎;另一方面,結算公司深耕行業多年,業務場景清晰、工作經驗豐富。“我們希望將各自最強的能力結合,形成可推廣的行業級方案,這是挑戰也是機遇”。
作為切入民航領域的重要一步,騰訊云高度重視此次合作,僅用一個多月就高效完成了項目交付,并且獲得了業界肯定。今年5月,民航結算專有云平臺入選2024—2025年度央國企數智化轉型典型案例,這意味著該平臺不僅滿足當前數字化轉型的需求,也契合未來發展方向。
張衛群表示,在智慧民航建設加速推進的當下,航空公司零售化轉型是民航業數字化的前端驅動,民航結算體系的升級是保障轉型落地的中樞支撐,騰訊云的加入則提供了技術底座與創新動能,三者相輔相成,共同助力行業邁入新的發展階段。展望未來,隨著民航運輸服務向訂單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結算業務將不再只是后臺支撐,而是民航產業鏈創新與協同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王藝超)(編輯:金杰妮 校對:王亞玲 審核: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