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路濘 報道:近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新建南二跑道等工程完成行業驗收和符合性檢查,這不僅標志著三期擴建工程取得又一重要里程碑,更為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實現“三跑道”運行奠定堅實基礎,更在國家民航發展戰略與區域經濟長遠布局中,遠景規劃的前瞻性與落地性,在此刻盡顯其深遠意義。
行業驗收和符合性檢查工作,是新建跑道投入運行的必備條件,更是對遠景規劃落地質量的嚴格把關。本次驗收由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精心組織,成立驗收委員會并下設場道工程、目視助航及供電工程、航務通導工程、空防消防弱電工程、計劃財務檔案5個專項驗收小組,以及綜合安全、飛行區安全、目視助航設施、應急救援、航空安保、空管管理、航務管理7個符合性檢查小組。通過嚴謹驗證,不僅對當前工程建設內容和機場投運準備工作進行全面系統核查,更從長遠運行安全、效率提升的角度,確保每一項細節都符合遠景規劃中打造西北航空樞紐標桿的核心目標。
經驗收委員會綜合評定,工程質量完全符合國家和行業現行標準及規范,主要設備安裝、調試及聯合試運轉情況正常,不僅滿足當下機場運行安全和生產使用需要,更為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期的運行升級預留了充足空間,讓遠景規劃真正具備了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現實基礎。
南二跑道的即將投用,是遠景規劃中樞紐能級躍升的關鍵一步。作為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成并即將投入使用的第二條跑道,南二跑道長3000米、寬45米,飛行區等級按照4F建設,可滿足空客A380等大型客機起降——這一硬件配置,并非僅僅滿足當下需求,而是基于對西北區域航空客流量長遠增長的精準預判。從遠景來看,隨著陜西及周邊省份經濟社會發展、對外開放程度加深,商務出行、旅游客流、貨運需求將持續攀升,4F級跑道的建設,直接打破了大型客機起降受限潛在瓶頸,為未來吸引國際遠程航線、承接大型航空樞紐功能提供了核心支撐。
更重要的是,該跑道投用后,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將成為西北地區首個三條跑道同時運行的機場,這一突破是對機場運行資源的戰略性重構:通過三條跑道的協同調度,可大幅提升航班起降效率,減少航班延誤,進一步釋放機場的運輸潛能——據遠景測算,三條跑道運行后,機場高峰小時起降架次可提升30%以上,年旅客吞吐量將向遠期目標邁出關鍵一步,為區域民眾出行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選擇,更讓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在全國航空樞紐布局中的西北核心地位愈發穩固,成為連接東部沿海與西北內陸、溝通國內與國際的“空中橋梁”。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本身,是遠景規劃服務區域發展大局的生動實踐。工程作為西北民航發展史上規模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其規劃之初便錨定長遠價值——不僅是為機場自身擴容,更是為陜西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航空引擎”。目前,T5 航站樓、北二跑道已投入運行,而待工程全面建成后,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將形成4條跑道4座航站樓的宏大布局,年旅客保障能力將躍升至8300萬人次——這一組數據背后,是遠景規劃對“交通帶動經濟”邏輯的深度踐行。從長遠來看,8300萬人次的保障能力,意味著機場將成為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聚合平臺:一方面,便捷的航空交通將吸引更多國內外企業落戶陜西,帶動航空物流、高端制造、旅游服務等產業發展,為區域經濟注入持久動力;另一方面,作為“一帶一路”倡議中的重要航空樞紐,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將進一步加強與中亞、歐洲等地區的航空聯系,助力陜西從內陸腹地轉變為開放前沿,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承擔起連接點與中轉站的關鍵角色。
此次南二跑道等工程完成驗收,不僅是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一個里程碑,更是其遠景規劃從藍圖走向現實的重要節點。每一項工程細節的落地,每一個硬件設施的完善,都在為長遠的區域發展、國家民航戰略布局積蓄力量。未來,隨著三期擴建工程的全面竣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將以更強大的樞紐功能、更高效的運行效率、更廣闊的輻射范圍,持續放大民航的輻射帶動作用,為陜西乃至西北地區的高質量發展寫下屬于“核心樞紐”的長遠篇章。(編輯:李佳洹 校對:李季威 審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