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行業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2025年中國民用機場服務質量評價啟動會暨評審員培訓舉辦
10月10日—11日,2025年中國民用機場服務質量評價啟動會暨評審員培訓在內蒙古呼和浩特舉辦。本次會議由中國民用機場協會、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和中國民航報社共同主辦,共計800余人通過線上和現場方式參會。

2025年中國民用機場服務質量評價啟動會暨評審員培訓舉辦
會上,主辦方介紹了2025年民用機場服務質量評價工作安排。2025年,評價工作對年旅客吞吐量100萬人次以上的107家機場,從旅客滿意度、航空公司滿意度、航班正常、投訴管理4個維度開展評價;同時,對1000萬—2000萬人次的14家機場開展專業評審。主辦方明確各參評機場以民航局“服務提振消費年”主題活動的總體要求為指導,千萬級機場重點關注樞紐機場的標桿引領作用,中小機場重點關注通達性和基礎服務保障能力,以增強用戶滿意度及旅客滿意度為目標,與航空公司及駐場單位一道形成合力,共同提升民航服務水平。

會議現場(本文圖片均由記者高雅娜拍攝)
今年6月,主辦方發布2025年機場服務質量評審員選拔通知;7月—8月進行評審員申報資料收集整理和評審員資格初審,共有685人通過資格初審,經培訓考試獲得評審資格的586人。按照計劃安排,10月—12月,主辦方將通過抽簽的方式,確定各參評機場的專業評審時間和順序,并組織開展現場專業評審;2026年1月—3月,收集整理各維度評價數據并進行統計分析,4月中旬前完成年度服務質量評價報告并發布評價結果。
為了強化機場的“用戶導向”,增強航司評價機場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會上,主辦方還介紹了修訂后的《航空公司評價機場運營服務指標》及其編制說明,該指標將于2026年啟用。
為確保評價工作質量,主辦方對評審員和評審組長進行了專業培訓,對評審標準進行了認真細致地解讀,對打分細則給出詳細解釋,并強調所有評審人員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和中央八項規定,樹立公正、專業的良好評審作風和形象,確保評價結果經得起質疑、經得起倒查、經得起檢驗。
自2014年起,中國民用機場協會、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和中國民航報社共同開展全國民用機場服務質量評價工作,今年是第11個年頭。10余年來,機場服務評價工作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服務質量評價體系日益完善,評價范圍逐漸擴大,評價重點更加突出,評價方法更加科學。各機場以評促提升,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創新服務、創建品牌,積極助力行業服務質量持續提升,從2014年的79.97分提高到2024年88.59分,機場用戶滿意度和旅客獲得感不斷提升。(中國民航報 記者高雅娜)(編輯:許浩存 校對:李佳洹 審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