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宣傳教育中心指導、《今日民航IFLY》雜志社舉辦的公務與通用航空年度十大新聞評選,今年已經進入第四屆。在民航局和行業各界的關懷與支持下,這項立足于行業的“十大新聞”已經成為中國公務與通用航空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新聞評選活動。
2020年度的公務與通用航空十大新聞評選,在我們主辦的歷屆評選中,是最“難”的一次:不僅是在2020年全民航的齊心抗疫中,通用航空充分發揮靈活、便捷、機動的特點,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新聞回顧中我們體會到了所有通航人不計得失、奮不顧身背后的“難”;更是在年初進行的新聞遴選中,眾多感人的抗疫事跡映入眼簾,后疫情時代通航人積極復工復產的踏實腳步更讓我們欣喜,怎樣在十大新聞評選中記錄這段歷史則成為我們編輯部的“難”。
經過反復斟酌,幾經定奪,我們從重要性、代表性和新聞性角度遴選出60條公務與通用航空領域的重要新聞,特別邀請近60位專家參與評選,又經過跨越中國農歷牛年春節的歷時一個月的網絡投票,收到有效網絡投票逾萬條,最終評選出“2020年度通用航空十大新聞”和“2020年度公務航空十大新聞”;同時,為了感謝廣大網友的積極參與,我們還同時公布“2020年度通用航空網絡熱搜新聞”和“2020年度公務航空網絡熱搜新聞”。
一年一度的十大新聞評選是公務與通用航空業發展的忠實記錄,我們更希望通過十大新聞評選與公務與通用航空界同仁攜手,不忘初心、務實篤行、凝心聚力、砥礪創新,共同創造公務與通用航空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明天!
2020年度通用航空十大新聞重磅發布
TOP 1
全國通航企業主動請纓,積極投身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信息技術平臺助力通航抗疫成為新亮點
2020年2月以來,民航局開辟通用航空抗擊疫情的“綠色通道”,發揮好通用航空在疫情防控中作用;相關部門和單位相繼推出了“通用航空備勤值守信息平臺”、“通用航空抗疫救援服務平臺”多個大數據平臺;2020年全國通航企業主動請纓,不計報酬、不講條件地投身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共141家通用航空企業使用1002架航空器執行了378次疫情防控任務,累計飛行2362.41小時,運送各類藥品和物資90.9585噸。

編輯點評:
通航力量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亮點頻現和大有作為,充分體現了我國通航企業和通航人的職責擔當和家國情懷,更是民航各單位凝心聚力、協調保障的成果;信息技術更在通航抗疫中大展身手,成為通航抗疫的“新助力”。經此一“疫”,未來通航在我國應急救援中將持續發揮的巨大作用不應忽視,通過構建互聯網+通航應急救援的國家級信息平臺,形成應急救援相關各方實時信息共享,將成為我國應急救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TOP 2
我國300架通用航空器已安裝北斗系統,2025年底實現北斗系統在通航全面應用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號系統最后一顆組網衛星、即第55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此舉標志著北斗全球星座的部署圓滿完成。在民航局2019年發布的《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實施路線圖》中已提出:2025年底全面實現北斗系統通用航空定位、導航與監視應用。目前,全國300架通用航空器已安裝北斗系統,在首架運輸航空器上也安裝使用了北斗系統,實現零的突破。

編輯點評:
按民航局的路線圖,僅需5年時間,我國將全面實現北斗系統在通用航空定位、導航與監視等方面的應用,通航飛行將真正實現“看得見、連得上”——北斗系統在民航領域的應用中,通航已經走在運輸航空前列。未來北斗系統在通航領域的廣泛應用,將一改目前大多數通用航空器導航和通訊手段不能夠完全實現對通航飛行活動的遠程實時監控的現狀,將在技術層面極大提高我國通航高質量發展的實力。
TOP 3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青島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飛行試驗任務,型號研制取得重大進展,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

編輯點評:
作為國產大飛機“三劍客”之一,AG600具備水陸兩棲起降、低空低速飛行、裝載量大等特性,未來可廣泛地應用于消防救火、海洋環境監測、搶險救災、海上運輸、海上搜救、資源勘查等民用領域,并將在我國守護海疆平安、維護領海主權中發揮巨大的作用。此次AG600的海上首飛是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后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TOP 4
交通運輸部頒布最新修訂《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規定》
2020年8月26日,為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落實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等要求,適應通用航空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依法規范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工作,經民航局全面修訂,交通運輸部頒布最新修訂《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規定》,該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編輯點評:
本次交通部對《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規定》最新修訂,是繼2018年11月和2019年11月兩次部分修訂后的第三次全面修訂。最受業內關注的內容包括經營性通用航空活動重新分類、降低非載客類的民用航空器數量要求、取消通航企業年檢制度、開展誠信體系建設、簡化經營許可申請、降低企業經營制度性成本、扶持無人機新業態發展等。本次最新修訂的《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規定》解決了通航領域“過度監管”等問題,此舉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通用航空市場活力,極大促進通用航空實現高質量發展。
TOP 5
海南空域改革先行一步,試行低空飛行“當天申報當前起飛”
2020年12月,海南低空空域管理開始試行低空飛行“當天申報當前起飛”的管理制度,即“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為海南通航用戶提供一站式飛行服務”,這是海南低空空域改革邁出的重要步伐。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工作的穩步推進,航空業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的角色和地位逐漸清晰,海南已經構建了一套低空通航飛行服務保障系統,完成了海南地區低空空域空管服務保障的系統和體系集成。

編輯點評:
作為“國際旅游島”的海南,具有發展“通航+旅游”的良好市場基礎。過去通航飛行計劃審批之繁瑣復雜,經常要經過軍民航不同層級,涉及多個部門,如今海南自由貿易港在全國率先建設完成首個覆蓋省級區域的低空空域空管服務保障示范區和首個軍民航雙認證的通航飛行服務站,填補了國家空白,實現了海南低空管控有序,“當天申報當前起飛”,甚至可以實現一個申報電話,飛機立即起飛,海南的通航市場未來可期,通航也必將成為海南旅游發展、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TOP 6
湖南獲批全國首個全域低空開放試點省份
2020年12月11日的湖南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拓展工作推進會上發布,湖南獲批成為全國首個全域低空開放試點省份。根據試點要求,湖南省將采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推動北斗導航系統、5G在低空通信、導航等領域的融合應用,實現通航飛行服務保障數字化、智慧化。全域低空開放試點,將為湖南通用航空產業迎來發展黃金期。

編輯點評:
湖南獲批全國首個全域低空開放試點,充分體現了湖南“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此次的湖南試點將建立靈活轉換的空域使用機制,構建縱橫貫通、全省成網的“干、支、通”無障礙串飛航路航線網絡,探索建立低空目視飛行規則,是地方政府提前抓住了“十四五”通航發展的歷史新機遇,也將對未來更大區域的低空空域開放具有積極示范作用。當湖南通航按下“加速鍵”,頗有彎道超車、后來居上之勢。
TOP 7
南航通航混改正式落地,混改后資產總規模將達20億元
2020年11月26日,南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正式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國改雙百發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電網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南航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三家投資主體,并實施員工持股。混改增資完成以后,南航通航的資產總規模將達到20個億。此舉意味著南航通航從此由國有獨資公司,正式成為實行混合所有制的國家骨干通用航空企業之一。

編輯點評:
此次南航通航實施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企改革指示精神、扎實推進國務院國資委國企改革3年行動計劃的實際行動,也是民航局“放管服”改革推向深入的具體體現。南航通航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戰略要沖,業務范圍輻射全國各區域。作為我國通用航空企業中的龍頭企業,南航通航立足于粵港澳大灣區,以海南自貿港、長三角經濟帶和京津冀區域經濟建設為契機,如何發揮混改的優勢,打造出通航新的生態圈,值得期待。
TOP 8
億航智能獲頒國內首個自動駕駛飛行器物流試運行許可
2020年5月27日,億航控股有限公司獲得了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自動駕駛飛行器(AAV)物流試運行許可,率先開展150公斤以上大載重空中物流的商業化試運行。獲批后,億航空中物流試運行服務將在臺州逐步開展試點,應用于地面與山頂、海岸與海島之間的物流運輸。據悉,這也是全球首個獲民航管理部門頒發的自動駕駛飛行器物流試運行許可。

編輯點評: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報告,到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的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美元,其中空中物流將有望率先實現商業化應用。此次億航獲頒物流試運行許可,充分說明中國科技企業在該領域在全球發展中居于領先地位。隨著物流運行數據和經驗的不斷積累,中國民航局也在不斷制定和完善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AAV)的相關法規和標準,并為世界各國監管機構共同探索和建立一個包容、開放、可持續發展的空中交通監管環境貢獻一份中國力量。
TOP 9
計劃總投資20億元,萬豐萊西通航產業園在山東啟動建設
2020年12月18日,萬豐萊西通航產業園啟動儀式在萊西航空產業新城舉行。萬豐萊西通航產業園主要從事兩款鉆石飛機(DA50、HK36)的整機制造及萬豐鉆石飛機復合材料零部件制造,項目計劃投資20億元。萬豐通航產業園落戶青島萊西,將加快推進萊西航空產業新城建設,建成萬豐萊西整機制造及復合材料零部件制造廠,帶動一系列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強的高端制造業項目落地萊西。

編輯點評:
通用航空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具有產業鏈條長、服務領域廣、帶動作用強等特點,是促進地區產業結構升級轉型的有效途徑。隨著通用航空更加廣泛的應用到國計民生領域,通用航空交通功能、公共服務和新消費功能將越來越得到重視。作為民航兩翼之一的通用航空,在航空醫療救援、短途運輸、低空旅游、飛行體驗等領域蘊藏著大量投資機會,值得社會資本的更多關注。民營資本將怎樣分享 “萬億級”的通航蛋糕?萬豐與萊西的嘗試值得期待。
TOP 10
小鵬汽車要上天?小鵬汽車發布首款超低空飛行器
2020年9月26日,小鵬汽車發布了首款超低空飛行汽車旅航者T1。這款飛行汽車支持 5-25 米超低空飛行,采用類似汽車的駕駛模式,可單車位停放、垂直起降,價格或與一輛豪華汽車相仿。現場發布的旅航者T1目前僅有一個座位,預計2021年研發完成的第二代飛行汽車座位或增至兩個。

編輯點評:
電動飛行器已經成為一個想象力極大的概念。在垂直起降飛行器的賽道上,除了傳統航空巨頭波音、空客和異軍突起的眾多科技公司外,已有奧迪、通用、豐田、現代等車企巨頭玩家云集,都是看中電動飛行器在未來將成為緩解城市交通擁擠的新交通工具。作為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邁入電動飛行汽車領域,是否預示飛行汽車將成為下一個“新能源汽車”行業?飛行汽車,又是否將成為新一輪資本投資的群雄逐鹿之地?(《中國民航報》、《今日民航IFLY》 記者孫昊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