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許曉泓 通訊員肖漢強、文明 報道:11月3日—7日,中共民航局黨校組織第57期民航中青班學員走進粵港澳大灣區,開啟了一場“聚焦數智低空雙主線,提升數字素養和創新能力”的企業實踐之旅,在理論與實踐的碰撞中探尋民航產業未來發展路徑。
數字化、智能化是民航業提質增效的核心密碼。在今年掛牌成立的南航數科公司,學員們與該公司總經理何烽及相關部門負責人交流南航數字化轉型實踐以及人工智能的應用探索,了解數字技術如何賦能航空公司的運營生態。與廣州市花都區政府和區內相關企業座談空鐵聯運,圍繞規劃協同、設施聯通、信息共享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進一步深化對“空鐵融合”釋放樞紐輻射效應、優化區域交通格局的認識。學員們參觀了深圳機場國際貨站、國際快件海關監管中心,了解到通過全程可視化、智能化管理,貨站運營效率和可靠性顯著提升。深圳機場集團數字化總監張立軒向學員們分享了科技創新應用及深圳機場數字化創新戰略、實踐與挑戰,為學員們提供了借鑒。學員們還走進廣州飛機維修工程公司的維修機庫,觀摩飛機大修與定檢,感受工匠精神與先進技術的結合。赴美華航空科技產業園參觀,了解集模擬機、培訓、科普、酒店、文旅等業態于一體的航空小鎮如何運營,調研航空產業與多元業態融合的巨大潛力。

學員們走進南航數科公司調研(南航數科供圖)

學員們與廣州市花都區政府及相關企業座談交流(孫俊 攝)
低空經濟發展情況調研是此次實踐的重要內容。學員們實地探訪廣州億航智能公司的飛行場地、展廳與運控中心,近距離觀摩EH216-S型載人無人駕駛航空器的試飛演示,并圍繞低空飛行安全監管、航線規劃、運營模式等問題與億航智能相關負責人開展座談。在華為公司東莞松山湖基地,雙方重點研討民航數智化轉型路徑及低空經濟的機遇挑戰,從技術架構、場景應用、模式創新等提供新視角。在美團,學員們實地觀摩無人機城市低空配送場景,了解到其運用大數據推動服務零售和商品零售在供需兩端數字化升級的創新實踐。

學員們參觀億航智能展廳(孫俊 攝)

學員們參觀美團大數據展廳(胡志兵 攝)
學員們還走進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在歷史圖片和實物展品中重溫改革開放的壯闊歷程,感悟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參觀廣州白云機場新投用的T3航站樓和企業文化展廳,了解白云機場的發展歷程、企業文化及智慧樞紐建設藍圖。

學員們參觀廣州白云機場T3航站樓(李瑋琪 攝)
學員們一致表示,此次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實踐,行程滿滿,收獲滿滿,通過一路行、一路學、一路思,直觀了解到大數據、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前沿技術在民航領域的創新應用實踐,有效提升了自身的數字素養與創新思維能力,將進一步把此行所學轉化應用到自身工作中,更好發揮創新理念與智慧科技在助力民航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編輯:陳虹瑩 校對:李佳洹 審核: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