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張人尹 報道:11月13日~14日,巴西航空工業公司(以下簡稱“巴航工業”)在廣東惠州舉辦2025年巴航工業航空市場研討會,正式發布題為《反內卷背景下的破局之道》的中國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市場報告”)。該報告在深入分析航空公司間激烈競爭這一行業焦點問題的同時,為中國航空公司實現可持續盈利構建了清晰的戰略框架。

(巴航工業供圖)
本次研討會匯聚了國內外航空公司高管、行業專家,以及航空協會、咨詢公司和金融機構的負責人,組織了多項內容充實的主題演講、小組討論及爐邊對話,重點聚焦航空公司業務戰略、網絡拓展,以及如何在中國快速演進的航空市場中精準開拓未充分發掘的機遇。與會嘉賓深入交流了優化的運營模式與座級合適的機型將如何增強網絡靈活性、提升運營經濟性,并有效滿足二、三線城市日益增長的新興需求,為推動中國民航高質量發展搭建了重要交流平臺。
巴航工業此次發布的市場報告以數據為支撐,呈現關鍵洞察,為航空公司提升定價能力、有針對性地拓展‘藍?!袌?,以及通過座級合適的機型實現機隊差異化提供了戰略建議。
在市場報告中,巴航工業認為在中國市場,超過 65% 的航班集中在高密度干線航線,而 76% 的國內運力(ASK)被投放到 3 家及以上航企參與競爭的航線上,這種高度集中的格局讓各航企在由主要城市對組成的飽和紅海市場中激烈角逐。此前,巴航工業發布的未來二十年市場展望中也提到,到2044年全球市場對150座級以下新噴氣飛機及螺旋槳飛機的需求量將達10500架,而與100座級~150座級機型相匹配的航空市場將是新藍海。
為此,巴航工業就藍海市場的發展提出了對策:通過座級多樣化,形成高頻次 + 高收益的雙重優勢。對大型航空公司而言,首要任務是實施“以樞紐為核心”的戰略,著力優化樞紐航班波結構,實現中轉銜接效率最大化、提升飛機利用率,并有效支持高端客流;對中小型航空公司而言,盈利路徑在于通過“點對點”與“深耕細分市場”實現差異化,靈活部署運力,開拓國內下沉市場、航空服務不足的市場及客流量較小的國際航線。
巴航工業大中華區總裁彭鵬表示:“旅客運輸量的復蘇印證了中國市場的潛力,但顯而易見,僅靠擴大客運規模無法保障航企的盈利能力。我們的研究表明,未來的盈利優勢將取決于卓越的運營能力與精準的戰略布局——其核心在于提升定價能力、有針對性地拓展藍海市場,以及通過座級合適的機型實現機隊差異化。善用此戰略的航企,方能將中國巨大的客流增長轉化為可持續的商業成功。”(編輯:李佳洹 校對:陳虹瑩 審核: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