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通訊員王進 報道:近年來,東部機場集團黨委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江蘇省委關于巡視巡察工作的部署要求,從架梁立柱入手,融入工作實踐,有力推動集團的“護航巡察”品牌創建從破題開篇、全面推進到初見成效,培育形成以“巡在東部空港、致力安泰通達、志在行穩致遠”為內涵的“1345”巡察品牌體系。
制度建設賦能巡察工作
東部機場集團的“1345”巡察品牌體系,包括堅守“一個”定位,政治巡察;圍繞“三個”突出,突出實效性、突出規范性、突出創新性;做實“四化”路徑,科學化統籌、機制化聯動、精準化監督、系統化治理;實現“五力”目標:保安全,讓巡察更具穿透力,優暢行,讓巡察更具親和力,解民憂,讓巡察更具凝聚力,查線索,讓巡察更具震懾力,促治理,讓巡察更具生命力。相關經驗做法獲江蘇省委巡視辦以專刊形式在《江蘇巡察工作信息》刊發。
圍繞打造“護航巡察”品牌,東部機場集團黨委明確了出臺一批制度、提煉一批經驗、打造一支隊伍等“六個一”工作目標,并組建工作專班。專班以巡察工作五年規劃為牽引,建立形成“1+4+2+N”制度體系,包括《黨委巡察工作辦法》1個基本制度,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巡察辦、巡察組、被巡察黨組織4個工作規則,巡察工作實操、強化巡察整改2個工作指引,以及N個配套制度文件。同時,組建涵蓋基層黨建、紀檢、組織人事、財務審計、安全、工程建設等領域的巡察人才庫,全覆蓋安排優秀年輕干部、新提拔干部到巡察崗位鍛煉,持續增強巡察干部綜合履職能力。
讓“問題清單”轉化為“成效清單”
為將品牌創建理論成果運用到巡察實踐,檢驗工作成效,近年來,東部機場集團黨委積極拓展巡察綜合監督平臺內涵,建立四大類工作機制,包括了“書面征求+座談通報”巡前信息共享,“組所需、辦提供,組推進、辦指導,組自審、辦會審”辦組融合,與派駐監督銜接共研共商問題線索,以及巡察組、審計組的同進駐、同檢查等,實現巡察監督“1+1>2”的疊加效應。在集團前不久組織的第四輪常規巡察中,通過黨委書記點題、分類施策、信息賦能等方式,以精準監督破解發展難題,共發現問題103個,推動解決自助托運設備使用率低、藥品管理不規范、一線保障人員住宿緊張等立行立改事項5件,讓出行旅客和集團干部員工真切感受到巡察的成效。
東部機場集團黨委堅持把發現和解決問題作為衡量巡察質效的重要標準,推動“問題清單”轉化為“成效清單”,通過開展省委巡視整改內部督查、巡視整改責任交接,以上率下、示范帶動落實整改責任。針對巡察發現的安全生產突出問題,集團組織開展專項督查,對19家所屬單位開展“穿透式”安全“體檢”,系統查找問題隱患634項并督促整改;對常州、淮安、揚泰等3家機場開展施工安全專項督導,發現問題隱患97個,提出意見建議13條。
淮安機場針對巡察所提出、安全管理中的一些“老大難”的問題,從“小切口”入手破解,推行每日“小檢查”,組織會前“小培訓”;鼓勵“小發明”,為驅鳥炮裝上“物聯網大腦”,實現隨航班實際起降時間自動鳴炮驅鳥功能。南京機場地勤服務公司針對巡察提出的“自助托運設備使用率低”問題,推出一系列精準舉措:優化設備布局,編制“一看就懂”可視化操作指南、組建專業引導隊伍并開展系統培訓,自助設備托運率從2024年的9.23%穩步提升至當前的17%。常州機場針對巡察提出的“在新動能培育上步伐不快”問題,積極奔赴多家航空公司拜訪交流,成功恢復香港等境外航線,并新增拉薩、烏魯木齊等長距離航線; 2024年7月,常州進近空域獲局方批復,打破年運輸起降不超過3.6萬架次的運行限制;航空主業由此呈現蓬勃發展勢頭,2024年完成旅客吞吐量456萬人次,2025年有望突破500萬人次。
“護航巡察”助力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按照一屆任期內巡察全覆蓋的目標,東部機場集團新一屆黨委已巡察13家單位,發現問題502個,移交問題線索5件,推動完善制度167項,巡察標本兼治作用持續彰顯,助力集團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在巡察工作的賦能下,今年以來,東部機場集團新開南京至巴黎、胡志明、神戶和河內等國際客運航線,以及至華沙、首爾等國際貨運航線,還新開淮安至大阪等全貨機航線。
統計顯示,今年1-9月,東部機場集團完成旅客吞吐量3849.4萬人次,同比增長5.8%;貨郵吞吐量39萬噸,同比增長15.2%,客貨吞吐量增速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護航巡察”品牌建設,對于事業發展的支持作用,正在進一步顯現。(編輯:李季威 校對:張彤 審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