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膠粘劑網資訊:“紅旗”-9(HQ-9)區域防空導彈是中國長峰機電技術研究設計院(著名的航天機電集團二院)研發的,中國國產的防空導彈和戰略導彈都出于長峰機電,它與海鷹機電技術研究所(航天部三院)互相輝映。后者的拳頭產品是鷹擊系列反艦導彈和紅鳥系列巡航導彈,包攬了除上游系列外其他中國所有反艦導彈的研制。從50年代末期開始近半個世紀,二院先后研發完成HQ-1、2、3、4、HN-5等5個型號并量產服役,HQ-7、HQ-9、 HQ-15、FT-2000、QW-1、WQ-2、FN-6等7個型號則正在量產,有3個型號正在設計,另有3個型號已在預研并爭取早日立項研制。
紅旗-9導彈采用兩級固體結構發動機,一級助推器直徑700毫米,二級主發動機直徑560毫米,均采用聚醚聚氨酯推進劑,最高速度4.2馬赫,主要攻擊高空敵機或導彈。
在世界各型防空導彈中,紅旗-9體型之大在現役新銳防空導彈中僅次于S-300V的9M82和Antey-2500的9M82M;長度方面更超過9M82的8.5米。由于體型驚人,所以每輛輪式重型牽引車只能拖弋三枚置于充滿惰性氣體儲運發射筒內的導彈。
HQ-9 的最大射程200公里,射高0.5至30公里,從這些性能表現和諸元可以發現的發動機技術和推進效率都并非一流,固體發動機的成熟程度、高速性能皆遜于 S-300PMU,比S-400、S-300V、愛國者二型PLUS(PAC-2+)和PAC3的差距更大,其體積與最大射程、射高都不成正比,不過這幾年中國的固體發動機科技已經取得飛躍性進步。四院已經試制出相當于S-300V、S-400、PAC-3、THAAD的固體發動機,想必已經吸收了俄羅斯的先進技術;此外還獨力抓緊試制用于中國THAAD上的動能攔截彈小型陣列式固體發動機機組,并已取得較大突破。
HQ-9在1994年底針對試射情況和技術進展做了一些較為理想修改,如復合熱結構長尾噴管、防靜電防射頻的安全點火技術,為了減少發動機噴焰對導彈導引信號的衰減和干擾作用,專門改良出一種少煙推進劑,大幅提高了導彈的控制精度和生存能力,因而大受好評。從這些新技術中可以輕易發現,HQ-9與KS- 1、S-300PMU1、PAC-2+、天弓一型同樣沿用TVM(Track Via MiSSle)這種特殊的半主動導引模式控制,因為它們都需要通過下行鏈路接收彈上信號,其相控陣雷達也都具備這種功能。由此可知H早期的Q-9的確如二院所言仍與外國有幾年技術差距,因為在S-400、PAC-3、天弓二型等導彈上,已經采用末段主動雷達導引頭追蹤目標。由于與紅旗-9具有相同相控陣雷達的國產凱山一號防空系統是中國第一款采用末段主動雷達導引頭技術的防空導彈,凱山一號在軍博展覽上正式以紅旗-12的身份亮相,說明凱山一號的末段主動雷達導引頭技術是過關的,所以估計最新改良的HQ-9則可能采用了末段主動雷達導引頭技術。
目前HQ-9的彈體呈圓柱形,彈頭呈圓錐形,外部光滑只有4片梯形尾舵,彈體中部有4條細小的長條狀彈翼延伸至尾舵前,同時有加強肋的作用,原理與標準導彈一樣可以增加機動性,全彈外型與FT2000 大同小異,只是放大了近3米。導彈的導引方式采用初段慣性+中段無線電指令+末段TVM復合導引模式。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www.cnmindian.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