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貝等貝類能夠分泌出粘性很高的蛋白,借助這種物質它們能夠牢牢地附著在巖石或船體上,任憑風吹浪打都不會脫落。日前美國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UCSantaBarbara)的研究人員受貽貝的啟發,利用強大的合成材料開發出了一種粘性很強的水下粘合劑。這種超薄材料制成的水下粘合劑據說比此前的同類產品粘性至少高出10倍,其低分子量和功能特性意味著能大大提高現有粘合劑的性能,同時有望被用于牙醫業、納米技術、水下維修等領域。
研究人員經過十多年的研究發現貽貝分泌的蛋白中富含氨基酸L-Dopa,在粘合劑中添加后使其具備粘性及修復能力。這種特性依賴于一種被稱為兒茶酚的氫鍵復合物。研究人員模仿這些蛋白質設計了一種分子,能形成超薄膠層來修復水下的物體。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粘合劑還有望被應用于電子學領域,因為這種材料的小分子形成了能在電路及電池組件生產中使用的平滑及超薄的膠層。此外,這種仿生粘合劑相當環保,不需要添加有毒化學品、易揮發的有機溶劑等其他物質。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www.cnmindian.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