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08年10月17日——拜耳材料科技已于拜耳上海一體化基地正式啟動年產能35萬噸的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生產工廠。這一全新的世界級工廠是目前全球最大的MDI生產設施。此外,拜耳上海一體化基地內,一個年產能25萬噸的TDI(甲苯二異氰酸酯)工廠已動工興建,該工廠預計于2010年竣工投產。在拜耳周五上海的新聞發布會上,拜耳材料科技董事會主席唐佩德先生指出:“這些新投資項目進一步強調了拜耳對于中國以及整個亞太地區的成長性市場的承諾。在新生產設施中應用的創新生產技術大大增強了我們在異氰酸酯生產領域領先的成本優勢和競爭力。”
MDI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生產中尤其不可或缺。MDI具有市場上其它材料無法比擬的優異的隔熱性能,主要在冷鏈和建筑隔熱保溫這兩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TDI則被大量地用于具有彈性的聚氨酯軟泡的生產,進而被加工成家具軟墊、床墊以及汽車座椅等產品。
中國目前已成為拜耳材料科技在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市場,同時也是其全球第三大市場。唐佩德先生表示:“我們有信心,拜耳材料科技的產品將在這個市場保持良好的增長趨勢。”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聚碳酸酯市場,并有望于2015年成長為全球第一大聚氨酯市場。
以先進生產技術構筑在中國的美好未來
拜耳的這些新設施為節能環保生產建立了全新的標準。比如,在上海新建的TDI裝置就將采用先進的氣相光氣生產技術。相比同等規模的傳統工廠,氣相光氣法可節省60%的能耗,最多能為生產過程減少80%的溶劑用量。此外,該技術還能夠為此類大規模工廠降低約20%的投資成本。唐佩德先生解釋道:“該先進技術有助于優化成本結構,進一步鞏固拜耳在全球聚氨酯市場中的領導地位。”
與傳統技術相比,拜耳上海一體化基地所使用的氯氣循環利用技術——氧氣去陰極化技術(ODC)可節約30%的能耗。唐佩德先生表示,拜耳正采取各項舉措,力求提高中國各行業的節能效率:“采用了先進技術和節能設施后,拜耳上海一體化基地比標準生產工廠節省了近100兆瓦特的能耗,這些能源可滿足一萬戶家庭的日常供電需求。”
針對亞洲市場的其它新生產設施
上月,拜耳正式啟動了年產能2萬噸的聚氨酯分散體工廠,這是中國首個水性聚氨酯涂料原材料的生產設施。水性涂料系統幾乎或完全無需溶劑,這樣可在應用過程中顯著減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此類物質會破壞臭氧層)的排放。
拜耳一體化生產基地的第二條聚碳酸酯生產線也已順利機械竣工,這將使拜耳的高科技工程塑料產量翻一番,實現20萬噸的年產能。第二條生產線將視市場發展情況擇期投入生產。
拜耳材料科技在中國市場的另一個增長動力則是有利于氣候保護的高環保性產品。比如說,拜耳的材料能夠提高建筑的隔熱性能,從而在降低取暖成本的同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整個使用周期中,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產品可節省的能源相當于生產該產品所消耗的能源的70倍。除了聚氨酯隔熱板外,用于體育場館建設的模克隆?聚碳酸酯多層板材也是現代節能建筑材料的另一個典范。
多瑪根一體化基地計劃興建新的TDI生產工廠
拜耳材料科技還計劃向歐洲、中東以及非洲地區(EMEA)大規模拓展異氰酸酯生產,滿足當地不斷增長的需求。一個全新的世界級TDI工廠將計劃于德國多瑪根/烏丁根一體化基地破土動工,其年產能將達30萬噸,以代替多瑪根以及Brunsbüttel基地目前的TDI生產工廠。此外,拜耳在德國Brunsbüttel的MDI總年產能計劃提升至40萬噸,現有的TDI工廠將被改建成MDI設施之一,與目前年產能為16萬噸的MDI進行合并。該項目總投資將達3億歐元。如果市場時機成熟——比如得到政府許可并配備有合適的原料和能源基礎設施,這兩個項目預計可于2013完工。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www.cnmindian.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