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膠粘劑》2018年第12期摘要
PEGDA對環氧丙烯酸酯UV固化性能的影響研究
趙富貴;關天宇;陳冶;段文鵬;程玨;張軍營
摘要
以EA(雙酚A型環氧丙烯酸酯)作為基本預聚物、PEGDA(聚乙二醇雙丙烯酸酯)為活性稀釋劑、184光引發劑(1-羥基-環己基-苯基甲酮)和TPO[(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氯化磷]為復配光引發劑,制備出一種UV固化膠。著重探討了PEGDA含量對不同UV固化體系的黏度、Tg、模量、折光率、線膨脹系數、拉伸強度、斷裂伸長率和接觸角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PEGDA可有效降低體系黏度,PEGDA含量增加會降低體系的低溫模量,同時提高了固化物的線膨脹系數。
聚醚封端劑對自乳化環氧樹脂固化劑性能的影響
李菁熠;李小瑞;朱科
摘要
通過高分子分子結構設計,以E44(雙酚A型環氧樹脂)、TETA(三乙烯四胺)、TPEG(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和MEH(甲基聚氧乙烯環氧基醚)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非離子型自乳化的WPEA(水性環氧樹脂固化劑),并通過轉相法制備得到WPEA-EP(固化劑-環氧樹脂復合乳液)。研究結果表明:隨MEH含量的增加,WPEA胺值下降,黏度呈現先下降后增加的趨勢;當MEH含量為0.01 mol時,固化劑胺值為347.50 mg KOH/g,黏度最低達到8 235 mPa·s;復合乳液粒徑隨MEH含量的增加呈下降趨勢。當MEH含量為0.03 mol時,漆膜的綜合性能最佳,在水中浸泡7 d后吸水率最低為w(MEH)=1.81%(相對于單體總質量而言),浸泡40 d后的漆膜附著力最高為5.94 MPa。
黃原膠/微晶纖維素協同提高大豆蛋白膠粘劑的膠接性能研究
王毓陽;張世鋒
摘要
利用天然大分子多糖XG(黃原膠)作為分散劑,解決MCC(微晶纖維素)在改性SPA(大豆蛋白膠粘劑)體系中的分散問題,以進一步提高SPA的膠接強度和耐水性。研究結果表明:XG能夠有效地提高MCC在大豆蛋白膠中的分散性能;當m(MCC)=2.0%且m(XG)=0.015%(均相對于膠粘劑總質量而言)時,MCC分布最為均勻,制備膠合板的濕剪切強度達到1.48 MPa,能夠滿足GB/T 9846—2015中Ⅱ類膠合板室內使用要求。
硅樹脂改性丙烯酸酯壓敏膠的熱性能與微觀結構
趙明;孔繁良;張緒剛;薛剛;張斌;孫明明;李堅輝;王磊;張文杰
摘要
采用溶液聚合法將含有乙烯基的硅樹脂共聚到丙烯酸酯鏈節中,合成了硅樹脂改性丙烯酸酯壓敏膠,并研究了硅樹脂的最佳加入時間和加入用量。研究結果表明:加入含有乙烯基的硅樹脂體系高溫區出現新的玻璃化轉變溫度(T_g),且與純丙烯酸酯體系相比,乙烯基硅樹脂改性后的體系呈現均勻的相分離結構,粒子粒徑0.6μm左右;硅樹脂與丙烯酸酯的反應程度與反應時間成正比;硅樹脂改性丙烯酸酯壓敏膠的室溫持黏力大于24 h,150℃下持黏力可達到27 min,100℃下的180°剝離強度為6.13 N/25 mm。
丙烯酸/丙烯酸-2-乙基己酯二元共聚物的序列分布研究
劉燈勝;張關健;黃小康;李文剛
摘要
以ABVN(偶氮二異庚腈)為引發劑、EAC(乙酸乙酯)為溶劑,采用溶液聚合法在55℃反應得到4組不同單體配比的AA(丙烯酸)/2-EHA(丙烯酸-2-乙基己酯)二元共聚物。通過核磁共振方法計算得到單體轉化率。依據設計的反應單體投料比,EKT作圖法處理數據,得到了AA和2-EHA的競聚率分別為:r_1(AA)=1.47,r_2(2-EHA)=1.17。進而借助統計的方法分析了AA/2-EHA共聚物的鏈段序列和鏈節分布。研究結果表明:共聚物分子鏈中,不同長度的鏈段分布概率不一,且受到單體投料比的影響很大;當AA與2-EHA投料的質量比從5∶95到20∶80時,共聚物中AA的鏈段長度較短,而2-EHA的鏈段長度相對較長;AA的鏈節中以5個以內單體單元的鏈段長度為主,而2-EHA鏈節中以4~15單體單元的鏈段長度為主。
非錫催化體系改性硅烷密封膠的研制
陸方姝;師力
摘要
以叔胺為催化劑,研究了改性硅烷密封膠在非錫類催化體系下的固化性能,著重探討了不同結構的聚合物、催化劑用量、除水劑用量以及偶聯劑種類等因素對固化速度和密封膠性能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在不同結構聚合物中STP-E30最快,STP-E35與MS SAX580接近,MS S303H活性最低;提高催化劑比例可促進表干,但對內部固化影響較小;提高除水劑比例可改善儲存穩定性,降低固化深度;偶聯劑結構對固化性能和力學性能有影響,A1110(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A1120[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固化活性和交聯程度較高,A189[γ-(2,3-環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VX225(氨基硅烷低聚物)的彈性更好。
新型硅烷偶聯劑提升混凝土濕面粘接性能和耐水性的研究
馬嘉浩;陳健健;程冠之;蘇暢;張軍營;程玨
摘要
以D26(1,2-雙三甲氧基硅基乙烷)為偶聯劑,對混凝土表面進行底涂處理。著重通過紅外、接觸角、微觀形貌和涂層附著強度分析了底涂劑作用機理。研究結果表明:D26是一種集界面基團相互作用/成膜保護為一體的新型混凝土底涂劑,對提升潮濕界面粘接性能和耐水性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
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在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中的應用研究
張祖新;付高位;陳日清;王春鵬
摘要
比較了分子量調節劑αMSD(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與NDDM(正十二硫醇)對MMA-BA共聚乳液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聚合速率、乳液固含量、單體轉化率、粒徑、黏度、凝膠率等因素的影響,并對αMSD的調節機理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較低αMSD用量即可降低聚合物分子量,使分子量分布變窄,與正十二硫醇的作用結果差別不大;αMSD會引起丙烯酸酯乳液聚合速率的下降,用量超過1%后會導致乳液固含量和單體轉化率的明顯下降,乳液粒徑分布會變寬,乳液黏度也有所增加,但體系凝膠率始終較低;而NDDM則會引起產物乳液粒徑小幅增加,凝膠率升高;通過紅外分析確定了αMSD按Yasummasa式不可逆加成斷裂鏈轉移反應而起調節作用。
熱-力耦合環境下結構膠粘劑強度退化試驗研究
唐麗萍;呂掌權;趙亞東
摘要
本研究設計了Araldite®2015型結構膠粘劑熱-力耦合環境下的老化試驗及試驗所需的加載夾具。通過測量膠粘劑老化過程中的蠕變伸長量,獲得了該膠粘劑試件的蠕變特性參數,為建立蠕變有限元模型提供試驗依據。另對老化后的膠粘劑試件進行準靜態拉伸試驗,獲得了膠粘劑試件的失效強度隨老化時間的增加出現先稍微升高然后迅速降低的強度退化趨勢。
基于燃燒熱計算模型的火災煙氣分布數值模擬
韓志忠
摘要
根據三種膠粘劑溶劑的燃燒熱、比熱容等參數,計算真實原料桶發生火災時的火源功率,建立新的燃燒熱釋放速率計算模型。使用FDS模擬計算軟件Pyrosim,對真實環境下危化品作業生產車間火災發生發展過程進行數值模擬,為排煙風機功率的選取提供理論依據。研究結果表明:在膠粘劑作業生產車間使用6.0 kW的風機能夠較好地控制火災現場煙氣高度和口鼻特征高度可視度。
填充型高導熱環氧樹脂復合材料研究進展
劉圣楠;王思蛟;蔡會武
摘要
本文總結了近年來填充型高導熱環氧樹脂復合材料研究進展,分析了其導熱機理。綜述了填料種類、尺寸、填充量等因素對熱導率的影響,并對高導熱環氧樹脂復合材料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
我國雙環戊二烯加氫石油樹脂的發展現狀
王軍;徐栓華
摘要
綜述了DCPD(雙環戊二烯)加氫石油樹脂的主要特點和應用,介紹了國內DCPD加氫石油樹脂的生產和研究進展,指出了其發展方向。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www.cnmindian.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建站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