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從各大媒體及中石化官方微信號發布的文章處了解到,中石化與上海市政府初步達成最后補償協議,上海高橋石化將正式搬離高橋港。搬遷的時間預計長達四年,上海市擬給予的500億元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地面資產、搬遷工程、人員安置等等,還包括中石化其他部分資產和改制企業搬遷費用等等。此消息一出引起了大眾的廣泛關注。長達四年的談判如何修成正果?搬遷時間較長,對于所生產產品的領域將會產生如何的影響?此事對于“十三五”規劃當中解決“化工圍城”的戰略將起到什么意義?
一高橋石化地理位置優越、石化產品種類豐富
高橋石化所處的位置:上海黃浦江畔、自貿區、金融中心、空港是屬于十分稀缺的黃金地塊。占地面積4.2平方公里。公司擁有共有75套生產裝置,主要產品有汽油、航空煤油、柴油、潤滑油基礎油、石蠟、合成橡膠、有機化工原料、合成塑料以及精細化工產品等,公司擁有煉油能力1130萬噸/年、化工產品生產能力100萬噸/年,自備電廠具有裝機容量19.5萬千瓦。其中,DCP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商,銷量占全球市場的50%以上;聚醚是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苯酚丙酮、橡膠裝置規模國內名列前茅。公司已基本建成千萬噸級煉油加工基地、成品油出口基地、清潔能源生產基地,是中國石化系統的骨干生產企業、上海市的重要能源生產基地。目前,公司固定資產達到150億元,年銷售收入超過400億元。
二歷時5年談判終于塵埃落定
自2011年開始,上海高橋石化因近年來安全事故頻發,且該地區屬于人口密集地區,給周邊居民帶來了不少困擾,多次被居民抗議要求搬離這一地區。加之近幾年多個地區發生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使得國家對于“城圍石化”與是“石化圍城”的現狀,引起了高度的重視,因此,上海浦東新區南塘高橋港,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內,上海高橋石化雖然見證了上海城市的巨大發展,但這家始建于1980年代石化企業已經和上海目前的經濟布局格格不入,只有搬遷或者關閉二個選項。
從中石化與上海政府兩方角度權衡考量,搬遷無疑是最佳的選擇。而在搬遷過程當中,搬遷補償費用的多少毫無疑問是個利益博弈的關鍵問題。即便一方是地方政府,另一方是國有控股企業,都代表著公共利益,雙方仍有各自的底線需要堅守。對中石化而言,如果補償費用過低則有國有資產流失之嫌;對于上海市政府而言,補償費用過高會造成沉重的財政負擔,且會對類似企業搬遷形成標桿效應。也正因此,高橋石化搬遷問題一直懸而未決。
上海市的‘十三五’規劃中,高橋石化所在地后期將向著生態園區和高檔社區方向發展,高橋石化對當地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另外有了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這也是上海市政府堅定煉廠搬離的主要原因。
中石化方面, 10月30日發布公告稱,中石化(00386,HK)與控股股東中國石化集團擬設立合資高橋石化公司,從事石油煉制、運輸、倉儲、港口經營等業務。合資注冊資本100億元人民幣,中石化與母公司擬以高橋分公司凈資產及現金分別出資55億元及45億元,各占55%及45%。公告指出,高橋石化公司成立后,將減少同業競爭,并有利于股份公司高橋分公司和資產公司高橋分公司整體提升調整,拓展中國石化在上海地區的發展空間,增強企業競爭力。中石化可以趁此機會,重新規劃建設,調整產品結構,無疑是獲益良多。
三涉及搬遷裝置及產品將產生哪些影響?
塑膠方面:
高橋ABS產能20萬噸/年裝置本身就是建設在上海化工園區,不涉及到搬遷的問題。
另外高橋石化擁有一套10萬噸/年的高順順丁橡膠裝置和10萬噸/年的溶聚丁苯橡膠裝置。目前,國內順丁橡膠總產能達到169.2萬噸/年,2015年1-10月的開工率約在43.2%附近。從數據方面看,高橋石化順丁裝置的關停難以對順丁橡膠行情構成有效支撐,但是考慮到市場尤其是華東市場對其品牌的認可,其少量資源或將受到市場炒作,且中石化其它牌號的膠如齊魯膠、燕山膠等或將因調撥而稍微得到利好,此外,當前停車的揚金10萬噸/年順丁裝置也或將因此而得以開工。從長遠觀察,10萬噸的裝置關停難以對順丁橡膠市場構成較大影響。溶聚丁苯橡膠方面,因其裝置位于上海化工園區內與上海賽科屬于聯產裝置不涉及到搬遷,不會對其構成影響。
綜合觀察,在當前橡膠供過于求以及行業整體處于整合階段的情況下,高橋石化的搬遷對橡膠行業起到的影響較小。不過其順丁裝置的關停仍會造成當地市場的動蕩,同時帶動部分區外資源流入或者區內停車裝置復產。
酚酮方面:
高橋石化老區6萬噸/年的酚酮且從6月29日就已經停車,漕涇24萬噸/年的酚酮是10月20日停車,目前無開車計劃。近期市場上已經一直處于無貨銷售的狀態。目前國內丙酮裝置產能為151.89萬噸,高橋石化丙酮產能為15萬噸,占全國總產能的10%,加之其中石化華東的價格在國內有風向標的作用,因此如若關停搬遷,對于市場將產生一定的影響,一方面產能減少,市場供應減少,價格有望走高,另一方面價格失去引導也可以出現混亂。苯酚國內總產能251.9萬噸,高橋石化占比較少,因此影響也將不會太大。
聚醚方面:
目前我國的聚醚供應主要以國產貨源為主,進口貨源為輔。其中國內主要的供應商有高橋石化、中海殼牌、方大錦化和山東東大等。
其中上海高橋石化的聚醚產量及生產技術在國內均名列前茅,其聚醚產品質量也較高,主要的銷往華東和華南地區。對于大的聚醚用戶,基本是采取直供的銷售方式,另外也通過一些貿易商將其產品銷售給中小規模的下游廠家。
根據統計,華東市場聚醚價格波動一般都以高橋石化的定價操作為風向標,其他廠家價格走向多參考高橋石化,在華東市場上的龍頭老大的地位非常穩固。目前高橋主要生產POP聚醚、高回彈和彈性體產品,其中作為聚醚主力產品的普通軟泡聚醚的生產量相對較小。
在目前供大于求的市場環境下,一旦高橋石化停產,華東地區的供應格局將會打破,其他聚醚工廠的生存機會將更大。比如像江蘇長華聚氨酯的POP聚醚和高橋石化POP聚醚具有重疊的客戶群,產品質量差別不大,因此市場競爭較為激烈。高橋石化聚醚若一旦關停,對江蘇長華的來說,未來高端POP聚醚市場份額將增長。
煉油方面:
高橋石化目前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達到1300萬噸/年,為國內千萬噸煉廠之一,擁有兩套年加工能力分別為500萬噸及800萬噸的常減壓蒸餾裝置,主要加工進口原油,其下游產品輻射江浙滬等地區。高橋石化搬遷之后是否保留全部煉油產能仍是一個問題。高橋石化汽柴油主要供應華東市場和對外出口,而今年年底前,江浙滬地區汽柴油將全面升級國Ⅴ標準,并且對于出口柴油的品質亦有要求,因此后期新建裝置必將迎合市場需求。
此外,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轉型,我國柴油消費量下滑明顯,甚至出現負增長局面,且汽油消費增速亦趨緩,目前國內煉油產能過剩是不爭的事實。因此高橋石化搬遷之后“瘦身”并且擇優而建的可能較大。而搬遷過程中,對華東地區資源供應或將產生影響,但并不會出現油品短缺局面。當前成品油需求低迷的大背景之下,區內主營煉廠產能尚且能夠滿足基本供應,并且山東地煉多個煉廠已獲得原油進口權和原油進口使用權,后期通過煉制高品質原油的山東地煉資源將更受華東地區下游客戶認同,對區內資源供應形成長足補充。價格方面,自從2013年新的定價機制實施以來,批發市場的價格因發改委統一調整,因此價格波動不大,交投穩定。相比批發市場,零售市場要好一些。不排除部分華東商家借機炒作的可能。
四高橋石化搬遷具有里程碑意義
從宏觀發展及環保方面來看,隨著近年來國家城鎮化的快速進展,“化工圍城”現象日益突出。特別是目前正在進行的“十三五”規劃編制中,對于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一些深處“鬧市”的煉油廠、化工廠以及其他污染企業搬遷呼聲越來越高。此前,南京市政府就啟動了改變“化工圍城”的“十年搬遷計劃”,雖然已經動遷了不少中小型企業,但如金陵石化、南化集團、揚子石化等大型企業,均由于搬遷成本、員工安置等問題,至今并沒有任何進展。其他地方也同樣面臨著諸如此類的問題,歸根結底是各方利益達不到均衡的結果。
此次,上海高橋石化搬遷取得重大進展,或為解決“化工圍城”的尷尬局面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尤其是“十三五”規劃實施之后,有了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未來多個面臨搬遷的項目或將最終實現。當然這并非是唯一的解決方法,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次重點在未來將重新改寫。因此高橋石化搬遷協議的達成在國內將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www.cnmindian.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