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忘記密碼點擊注冊
登 錄
使用第三方賬號登錄
林智杰
就職于國內某中型航空公司,負責民航業行業研究、公司戰略規劃、經營分析、節能減排等工作。第一財經特約撰稿人、新浪航空特約顧問。發表行業文章近百篇。
東航于去年12月14日宣布,自2019年1月中旬起,在上海—泰國曼谷、上海—泰國普吉島2條航線上試點推出靈活經濟艙、標準經濟艙、基礎經濟艙產品,與超級經濟艙構成品牌運價產品體系,引起了旅客的廣泛關注。近半年來,多家航空公司宣布提供差異化服務,陸續推出了品牌運價產品。
近期,相比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國際航權談判陷入僵局,中歐航空市場則是利好消息不斷。先是2016年10月中英簽署新的航權協議,將客運航班運力額度由每周40班大幅提升至每周100班,并取消了兩國間貨運班次的限制;緊接著2017年4月中法也達成新的協議,客運航班配額將由每周50班逐步增長至126班,運營航空公司也由目前的4家放寬至8家,同時還允許中國航企能夠運營除巴黎以外法國其他城市的航班。2018年,中歐旅游年拉開帷幕。“美國不亮、歐盟亮”,未來一年,中歐航空市場可能將成為中國洲際航空市場的主要增長極。
國企開展股權優化近年并不少見,但國有股東股權由全資一步降至50%以下的相對控股,這個力度并不多見。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引入核心員工持股,至少在民航業內是絕無僅有的。僅憑國有相對控股和引入核心員工持股這兩大亮點,就完全顯示出東航此次在物流領域的混改不再是“小打小鬧”,而是確實“動真格”了。
|如果要說我國民航業近幾年發展的最大亮點,就不能不提國際航空市場的超常態發展。在近年國內消費升級、人民幣升值和境外簽證簡化這三駕馬車的拉動下,國內出境游井噴,2016年出境游旅客已高達1.2億人次。這也極大地推動了國際航空市場的發展。
2016年2月4日,民航局發布《關于國內航空旅客運輸銷售代理手續費有關問題的通知》,主要內容有兩點。第一,航空運輸企業委托銷售代理企業銷售客票,要按照平等自愿和委托付費的原則簽訂規范的委托代理合同,明確客運手續費的支付標準和支付條件。客運手續費支付標準由按銷售額比例支付改為按每張客票定額支付,合理確定基準定額,可適度浮動。航空運輸企業要強化營銷管理,規范銷售行為。第二,銷售代理企業不得向旅客額外加收客票價格以外的任何服務費,不得通過惡意篡改航空運輸企業按規定公布的客票價格及適用條件、捆綁銷售等違規手段,侵害消費者和航空運輸企業權益。對銷售代理企業的價格違法行為,由價格主管部門依據價格法律法規進行查處。
眾所周知,我國經濟發展目前正處于困難的“三期疊加”發展階段,即增長速度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這“三期疊加”,其實也可以看成是我國步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特征。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呢?通俗地解釋,就是很少有中等收入國家成功地躋身為高收入國家,因為這些國家在由低收入發展為中等收入后,往往陷入了經濟增長的停滯期,既無法在工資方面與低收入國家競爭,又無法在尖端技術研制方面與富裕國家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