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空安全辦公室副主任吳世杰
吳世杰: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我通報今年2月份全國民航安全生產運行情況。
安全運行方面:2月份,全行業完成運輸航空飛行72.8萬小時,環比下降3.8%,同比增長29.1%;通用航空飛行5.6萬小時,環比下降3.5%,同比增長70.4%。行業安全生產繼續保持總體平穩態勢。截至2月底,我國運輸航空持續安全飛行138個月、突破1億小時,安全運送旅客51.1億人次。
生產運行方面:2月份,全行業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61.7億噸公里,同比增長22.6%,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63.9%;完成旅客運輸量3129.4萬人次,同比增長30.7%,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58.1%;完成貨郵運輸量43.1萬噸,同比下降6.2%,較2019年同期增長14.5%。
運行保障方面:2月份,共保障各類飛行32.8萬班,日均11702班,日均環比增加4.2%,同比增加23.0%。2月份全國航班正常率為95.8%。
通報完畢,謝謝!
2022-03-15 09:56:00

綜合司副司長孫文生
孫文生: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現在我就《關于加快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編制背景和主要內容做介紹。
一、編制背景
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黨中央、國務院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加快打造成渝世界級機場群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任務,對支撐成渝地區建設、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民航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民航局高度重視成渝地區民航協同發展,大力推進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建設。2019年,民航局分別會同四川省、重慶市聯合編制印發了《成都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重慶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進一步明確了成都、重慶國際航空樞紐的建設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任務。為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關于建設成渝世界級機場群的具體部署,去年4月,馮正霖局長主持召開成渝地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調研座談會,提出要加強頂層設計,編制《關于加快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建設的指導意見》,推動區域機場合理分工定位、差異化經營,加快形成成渝民航協同發展新格局。去年7月,我局正式啟動《指導意見》編制工作,并會同重慶、四川兩地有關部門扎實開展實地調研、專題研討、征求意見等工作。今年2月,民航局、重慶市、四川省經認真研究并充分協商,共同印發《指導意見》。
二、主要內容
《指導意見》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5各方面的任務舉措,并對協同工作機制提出明確要求,全文共15條。
近年來,成都雙流、重慶江北機場業務量排名位居全國前列,成都天府機場建成投用,支線機場健康發展,成渝地區民航發展進入快車道,有力服務和支撐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與此同時,對標世界一流,成都、重慶機場的國際樞紐功能不強,機場群綜合保障能力不足,區域民航協同發展機制不健全,創新驅動和產業協同發展水平不高等問題較為突出,戰略支撐能力亟待加快提升。
《指導意見》提出,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緊扣“兩中心兩地”發展定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系統性思維,以成都、重慶國際航空樞紐功能建設為牽引,加快打造西部對外開放空中大通道,加快拓展航空服務市場新空間,加快塑造民航創新發展新優勢,著力構建雙核引領、多點支撐、優勢互補、產業聯動的協同發展體系,推進智慧民航建設,努力將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建設成為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的戰略支點,為成渝地區形成有實力、有特色的雙城經濟圈,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提供有力支撐。
《指導意見》提出了到2025年的發展目標和到2035年的遠景展望。到2025年,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初具規模,國際服務能力、綜合保障實力、市場發展活力、創新發展動力大幅提升,多領域協同發展水平明顯提高,成為支撐我國民航發展的第四極,對成渝地區增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構建現代經濟體系和建設世界級休閑旅游勝地的戰略支撐作用顯著增強。具體目標為:國際樞紐功能邁上新臺階、綜合保障能力實現新提升、便捷高效服務達到新水平、創新協同發展形成新局面。
到2035年,全面建成雙核引領、便捷通達、安全可靠、智慧先進、綠色集約、協同高效的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共商共建共享的協同機制更加完善,區域一體化航空市場更加成熟,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民航科技創新中心、國際一流的教育培訓高地和現代產業集群,成為引領帶動多領域民航強國建設的先行示范區,有力促進成渝地區構建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系和打造高品質生活服務圈,為成渝地區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躍增長極和強勁動力源發揮戰略支撐作用。
《指導意見》重點從5個方面做出具體部署。一是堅持雙核引領,加快提升國際航空樞紐競爭力。包括:提升國際航空樞紐能級,強化機場綜合交通支撐,打造機場高質量發展標桿等內容。二是堅持協同發展,加快提升機場群綜合保障能力。包括:加快完善中小機場布局建設,著力提升空管保障支撐能力等內容。三是堅持共建共享,打造便捷高效的航空服務網絡。包括:構建便捷航空出行服務,打造高效航空物流服務,提升通用航空發展水平等內容。四是堅持創新驅動,共創民航科技創新和產業高地。包括:打造一流民航科技創新中心,推動民航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高素質民航人才基地等內容。五是堅持合作共建,攜手構建區域民航協同新機制。包括:深化多領域民航市場化合作,健全區域民航戰略協同機制等內容,為《實施意見》落地實施提供保障。
下一步,我局將會同四川省、重慶市,加強協調指導,深化局省、局市合作,完善工作機制,積極推動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實現,推動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取得更大成效。
2022-03-15 10:01:00

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徐青
徐青:今天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民航局將開展主題為“共促消費公平,樂享民航服務”的系列宣傳活動。同時,為更好地保護廣大旅客的合法權益,民航局在全面梳理近年來旅客服務糾紛典型案例的基礎上,對航空出行中的主要服務風險進行了總結和分析,編寫了《航空旅行十大風險提示》,為廣大旅客的順暢出行提出建議。
提示一:疫情防控政策嚴,出行要求需看全。目前各地方政府的防控政策會根據疫情形勢變化隨時調整,航空公司和機場將對旅客的健康碼、行程碼、規定時間內的核酸報告等健康信息進行核驗。請廣大旅客購票前認真查閱出發地和目的地城市的疫情防控政策,確保自身健康信息符合疫情防控各項要求。同時,在出行當日預留充裕的時間,配合民航工作人員做好測溫和健康信息查驗。
提示二:國際航班數量減,黃牛售票有風險。為遏制境外疫情輸入風險,國際客運航班大幅減少,一些不法分子通過技術手段虛占座位,倒票炒票現象時有發生。民航局已與相關部委成立了協同機制,對“黑代理”和“黃牛”高價倒票行為進行了嚴厲打擊。為保護自身財產安全,請廣大旅客通過航空公司官網、APP等直銷渠道,以及有合法授權的銷售代理人購買機票,并保留好有關憑證,避免上當受騙。
提示三:廉價機票銷售火,退改條件限制多。為滿足旅客多樣化的航空運輸需求,航空公司制定了多等級票價,并設置了不同的客票使用條件。一般而言,票價越低,限制條件越多,旅客因自身原因退改簽時可能要支付更多費用。請廣大旅客在選購機票時一定要充分考慮自身行程變動風險,詳細閱讀所乘航班的客票退改簽規則,避免因自愿退票或改簽被收取高額費用。
提示四:組合航班非聯程,錯失中轉無保證。旅客在航空銷售網絡平臺購票時,平臺經常會向旅客推薦組合航班的中轉行程。這種組合航班大部分屬于非聯程航班,即航空公司不會為錯失中轉的旅客進行免費退改簽。請廣大旅客在購買平臺推薦的組合航班機票時,務必認真查閱是否屬于聯程航班。若為非聯程航班,應當預留足夠的中轉銜接時間,并了解是否提供航變無憂等保障方案,以免影響后續出行。
提示五:行李標準有差異,購票旅行要注意。目前,各航空公司會根據航線、時刻、票價等因素,制定多樣化的行李運輸標準,在行李尺寸、重量、免費行李額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在此,我們提醒廣大旅客,在購票時一定要認真查看所購航班的行李運輸標準,避免因行李超限導致被額外收費或被拒絕運輸的情況發生。
提示六:陌生號碼須留神,轉賬匯款應謹慎。航空公司取消航班或者調整起飛時間時會通過購票渠道方發送航班變動短信。如果旅客收到陌生電話號碼發送的航班變動信息,且包含要求通過銀行轉賬等形式支付改簽費用等不合理要求時,切勿輕信來路不明的信息,不要輸入驗證碼或者轉賬。旅客應當第一時間通過航空公司官方電話或購票網站進行確認,避免自身財產受到損失。
提示七:旅行套餐品類多,選擇服務莫出錯。航空銷售網絡平臺有時會銷售機票套餐類產品,即除機票外還可能包括了貴賓休息室、接送機、保險等服務。我們提醒廣大旅客,在平臺上購買機票時一定要看清楚是否為套餐類機票產品,除機票以外的其他附加產品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服務。若平臺存在默認搭售的情形,可撥打民航服務質量監督電話12326進行投訴。
提示八:身體有恙應說明,特殊需求要申請。部分殘疾人、臨產期孕婦、新生嬰兒、患有某些疾病或在乘機前做過手術的人群,其身體狀況可能不適宜乘機。請這些旅客在購票時,認真查看航空公司的特殊旅客運輸標準,提前向航空公司說明身體情況。
2022-03-15 10:03:00

孫文生:民航局高度重視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始終堅持高標準、高水平推進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2021年,民航局承辦兩會建議提案173件,全部按要求辦理完畢,辦結率100%;與代表委員全過程溝通,代表委員對民航局辦理工作滿意率為100%。建議提案的內容主要涉及機場項目建設、航空貨運、航空樞紐建設、通用航空發展、疫情防控、綠色發展、空域管理改革等。這些意見建議充分反映,社會各界對民航強國建設非常關心,民航社會影響力和關注度進一步提升,民航業戰略位置進一步突顯。
在辦理過程中,我們認真分析研究,積極采納合理建議,系統分析研究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收集對民航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建議,在規劃編制、政策研究、標準制定等工作中予以吸收。如,在編制“十四五”規劃的研究過程中予以吸收采納代表委員建議23條;在推進“干支通、全網聯”工作中,充分研究扶持通用航空短途運輸發展方面的建議提案;辦理推進低空飛行產業發展方面的建議過程中,制發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低空飛行服務體系更加便利;制定民航紓困政策時,充分研究代表委員在民航發展基金等財稅方面的建議。總體上看,通過辦理建議提案,推動民航工作質量的提高;做好民航工作,也推動了代表委員所提問題的解決,真正做到了“兩促進、兩推動”。
為做好今年兩會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在昨天下午召開的民航系統傳達全國“兩會”精神電視電話會議上,民航局黨組專門作了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下階段,我們重點從六個方面加以推動。一是提高建議提案分辦效率,收到即分,分完即辦。同時,認真分析研究,準確把握關切,對意見明確、相對易辦的緊抓快辦;對涉及面廣、相對復雜的,深入調研,積極推動解決。二是抓好重點建議提案辦理質量,加強組織協調,開展實地走訪調研,當面聽取代表委員訴求,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確保辦理實效。對全局性、綜合性、前瞻性較強的問題,要注重挖掘提煉,以適當方式進行深入研究。三是密切與代表委員聯絡溝通,為每名代表委員配備專屬聯絡員,堅持與代表委員全過程溝通,辦前了解代表委員訴求,辦中共商解決方式,辦后及時回訪,確保代表委員100%滿意。同時,視情為代表委員寄送民航報紙刊物,幫助其了解民航政策與行業動態。四是提高復文質量,認真研讀訴求,精心擬寫復文,對于已經解決的,明確告知;一定時間內可以解決的問題,告知時間表和路線圖;一定階段難以解決的,講清原因,如實答復。五是加大建議提案辦理公開宣傳力度,在網站開設專欄,主動公開辦理結果,力爭做到“答復一件建議提案,解讀一項政策措施,增進一分行業共識,凝聚一份社會力量”。六是強化督查督辦,強化辦理過程的督促、催辦,及時向代表委員通報具體辦理進展和落實情況,爭取對民航工作更多理解和支持。
目前,我們已經初步收到2022年兩會建議提案110多件。我們將按照要求,及時開展辦理工作。
2022-03-15 10:03:00

人民網提問:近日,九元航空一航班突發火警緊急備降的情況引發媒體關注,這起事件中的“備降”是一種什么措施,和人們常說的“迫降”有何不同?
吳世杰:備降是指飛機起飛后,由于目的地機場不具備降落條件或航班自身原因改航降落到其他機場的情形。
航班備降在國內外比較常見,原因多種多樣,包括機械故障、旅客突發疾病、機場臨時關閉等。對于航班備降,航空公司、機場均有預案。航空公司在執行航班前,都要選擇合適的備降機場,一旦出現不正常情況,即可按預案實施備降。因此,備降是航班安全運行的主動措施,通常不屬于緊急情況,安全完全有保障。只有極少數情況,如比較嚴重的機械故障、嚴重非法干擾、飛機火警及其他類似險情,機組需要宣布緊急狀態,有關各方將按程序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但總體風險仍然可控。3月1日九元航備降長沙機場就屬于這類情況。
迫降是指飛機因全部發動機失效、部分或全部起落架無法放下、嚴重的操縱系統卡阻等造成飛行機組操作極其困難需要在機場甚至機場以外的陸地或水面上緊急降落的情形,這種情況都需地面啟動高級別的應急響應。如2009年全美航空公司“薩利”機長因雙發全部失效駕駛客機成功迫降在哈德遜河上。
迫降與備降雖然僅一字之差,但兩者面臨的危險程度卻相差甚遠。備降是可控范圍內的備用運行方案,而迫降則是緊急狀況時的無奈之舉。
2022-03-15 10:10:00

運輸司副司長徐青
新京報記者提問:北京冬殘奧會剛剛落下帷幕,整個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民航保障的整體情況是怎樣的?
徐青:隨著3月14日北京冬殘奧會出境最高峰保障結束,民航圓滿完成了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航空運輸保障任務,確保了涉奧人員“好來快走”。自1月23日進入賽時保障階段以來,截至3月14日,共保障涉奧航班716架次,33494人次,95145件行李,總體保障情況如下:
一是拓展了充足的運力資源,有效滿足了涉奧人員出入境需求。民航經過持續努力,組織了20家中外航空公司,在賽時穩定運營北京往返伊斯坦布爾、東京、巴黎和新加坡等20個城市的臨時航班,各航空公司還把臨時航班接入中轉城市的航線網絡,通過中轉可把涉奧人員送達全球各主要城市,為涉奧人員順利出入境奠定了基礎。
二是機場服務保障平穩有序、高效有力。組織執飛涉奧航班的中外航司建立日協調機制,及時掌握出入境保障需求,指導機場運行團隊不斷優化保障流程,針對落客、值機、人員安檢、無障礙通行、行李安檢以及大件行李傳送等環節持續挖潛增效,科學配足保障資源。同時,利用值機柜臺前移、機場無障礙環境建設成果,進一步提升保障能力。在出境高峰保障中,根據時刻調整機制,對12家航司的16個航班時刻進行了優化調整,制定了完善的應對方案和工作預案,全面推進提前辦理值機手續和行李托運,有效緩解了地面保障壓力,確保了涉奧人員安全、順暢出境。
三是防疫措施落實到位,堅決守住了疫情防控底線。按照“一場一策”的原則,制定了航空運輸領域疫情防控指南,依托機場運行團隊細化、強化了首都機場疫情防控措施,設置了冬奧保障專區。對涉奧包機和臨時航班,嚴格執行遠端查驗要求和機上防控措施,最大限度防范和控制境外疫情輸入風險,避免了疫情通過航空領域傳播擴散,實現了民航系統參與機場抵離服務保障的工作人員零感染的目標。
四是有效化解了航班運行過程中的風險挑戰。針對航班備降、長時間延誤或取消、機組超時等突發情況制定了完善的保障工作指引和應急預案,不斷提升服務保障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有效化解了各類風險挑戰,確保運行安全平穩、順暢有序。
2022-03-15 10:10:00

路透社提問:網傳從3月17號起,對上海入境的國際航班將進行分流,為期6周,請問是否屬實,具體是怎樣安排?
徐青:近期,為緩解上海市疫情防控壓力,經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研究決定,自3月21日至5月1日期間,調整部分上海入境國際客運航班。共涉及國航、東航、上海航、吉祥航、春秋航等5家航空公司22條航線,共計106班。上述航班入境點將由上海浦東機場調至成都、大連、福州、杭州、濟南、昆明、南昌、寧波、廈門、太原、長沙、重慶等12個口岸機場。我們已要求相關航空公司及時向已購票旅客告知航線變更情況,保障消費者權益。請旅客關注航空公司官網發布的具體信息。
2022-03-15 1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