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發展我國的材料產業以支持實體經濟,是全國人大代表章鋒一直在思索的問題。日前接受上證報記者專訪時,章鋒透露,他此次提出的五項建議中,有三項涉及經濟話題,其中還包括上市公司治理等具體問題,如:建議啟用稅收杠桿、破除阻礙軍民融合發展的藩籬、加強對跨界并購的監管、嚴管上市公司股東及高管減持套現等。
作為湖北上市公司回天新材的董事長,章鋒在材料產業已深耕數十年。以人才為本,通過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鞏固和擴大市場份額;以質量為先,對標乃至超越國際巨頭的同類產品性能,這是章鋒將回天新材從一家深陷困境的研究所成功打造為國內膠粘劑行業龍頭的關鍵。他表示,接下來,回天新材的任務是抓住雄安新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爭取再造一個“回天”。
人才技術優勢助力逆勢增長
“上市公司不能成為投機者的牟利工具,不僅要嚴防炒作和跨界并購為名的投機,更要加強對股東和高管的監管,要進一步加強對高管辭職后減持行為的約束,我把這些都寫到了今年的建議中……”本次參會,章鋒帶來了五項實實在在的建議,其中三項都跟發展實體經濟、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相關。
章鋒的建議,提煉于他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的經驗。作為國內膠粘劑行業龍頭,回天新材實現了逆勢增長。“我們已經發布了一季度業績預告,目前看,一季度業績應該比預期的還要好。”章鋒介紹道。回天新材2月23日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可實現凈利潤6009.16萬元至6933.65萬元,同比增長30%至50%。一個不容忽視的背景是,自2017年起,隨著原材料大幅漲價,國內膠粘劑行業的整體利潤率開始大幅下滑,但回天新材卻依然實現了增長。
業績逆勢而增的秘訣在哪里?章鋒直言,這得益于公司長期的內生積累。“我們前期通過‘千人計劃’引進了一些專家,持續的研發投入已轉化為產品,使公司進入了業績釋放期。”章鋒透露,在公司200多人的研發團隊中,碩士、博士占比達80%,每年的研發投入都超過公司營收的5%。截至2016年,公司及子公司擁有169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占44項。持續的研發投入帶來可喜回報,公司先后進入了汽車制造、高鐵軌道交通、半導體電子電器、光伏新能源等多個細分領域,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如果有好的標的,我們也會積極并購。”章鋒說,去年全行業風聲鶴唳,但回天新材逆勢擴產依然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接下來還要繼續擴大產能,他的目標是讓世界高端裝配業首選回天產品。
產品性能已超越國際巨頭
目前,回天新材已站到了與陶氏化學、西卡等國際巨頭并肩競爭的舞臺上。不久前,回天新材還打了一場漂亮仗:在東風乘用車的現場拆車對比中,兩臺采用陶氏化學PU膠的樣車玻璃面都已脫粘時,采用回天新材同類產品的樣車玻璃面仍粘結良好。
時間撥回到1992年,時年35歲的章鋒被任命為襄樊市膠粘劑研究所所長,但他面對的是一個深處困境的爛攤子。彼時,這家開發出中國第一支汽車發動機用密封膠的研究所已榮光褪盡,連員工工資發放都成了難題。
懷揣實業報國之夢,章鋒決心對研究所進行改制,歷盡艱辛,1997年,回天新材誕生了。回天取意“回天之力”,這個名字承載了章鋒的人生夢想:一批志同道合、有抱負的青年創造了一個回天夢,讓世界高端裝配業首選回天。
如何變不可能為可能,章鋒在接受采訪時多次提到“學習華為好榜樣”,他欣賞華為的企業文化,要求公司每個季度都制定銷售目標,并用精細化的管理考核來激勵大家。沒有足夠高的目標,超額完成了獎勵也要打八折,若胡亂樹立超高目標而完不成,則加倍處罰。
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名老黨員,章鋒將黨建融入到了企業管理中,以黨的艱苦奮斗精神激勵企業和員工成長。回天新材每年都做兩次拓展教育,井岡山是去得次數最多的地方。
瞄準“進口替代”
再造一個回天
章鋒心里很明白,國產的高端膠粘劑產品還是無法與國際巨頭的產品全面抗衡,回天新材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瞄準“進口替代”,這是一場更加艱難的戰役。
道阻且艱,章鋒卻看起來“成竹在胸”。“我們現在又遇到了兩個好機遇,一個是雄安新區建設,一個是‘一帶一路’建設。”章鋒頗為激動地表示,抓住這兩個示范性、開拓性機遇,我們將“再造一個回天”。
正是敏銳地嗅到了這個機遇,回天新材搶先“布局雄安”。章鋒介紹,為抓住大規模建設中的“進口替代”機會,公司不僅組建了專門的團隊駐地調研,同時在產品上進行了精心的準備和優化,包括軌道交通系列用膠、裝配式建筑用膠、太陽能設備用膠、水處理膠等產品。努力換來碩果,公司先后與中建八局第二建設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裝配式建筑用膠等產品已持續批量供貨,并進入了雄安新區政府大樓項目的采購名單。
“走出去”、站上國際市場的競爭舞臺才是回天新材的最終目標。“我對海外業務的指標是今年業績增長150%。”章鋒介紹,公司將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契機,以所收購的越南越友為大本營,拓展東南亞、南亞等市場。目前,公司在越南已獲得了標桿客戶訂單,實現銷售突破。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www.cnmindian.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