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3日,蘇州晶瑞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晶瑞股份”)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2206萬股,發行價格為6.92元。
資料顯示,晶瑞股份成立于2001年,專注于生產超凈高純化學試劑,主要服務于半導體制造行業和TFT-LCD行業。目前主導產品包括超凈高純試劑、光刻膠、功能性材料和鋰電池粘結劑四大類微電子化學品,廣泛應用于半導體、光伏太陽能電池、LED、平板顯示和鋰電池等五大新興行業。
從早前公司IPO申報稿披露的近3年經營情況來看,雖然營業收入整體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從2014年末的33609萬元增長至2016年末的43988萬元,但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從2014年末的4042萬元下降至2016年末的3390萬元,如果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后,同樣是呈現下降趨勢,由2014年末的3338萬元下降至2016年末的2657萬元。這主要是由于公司近3年的毛利率持續下滑所致,數據顯示,2014年-2016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5.73%、33.72%和30.54%。
蘇州晶瑞近3年經營情況
具體到公司各項主營業務近3年的變動情況:超凈高純試劑營收絕對金額有所上升,營收比例基本保持不變;光刻膠與功能性材料的營收絕對金額有所下滑,營收比例則持續下滑;而鋰電池粘結劑無論是營收的絕對金額還是相對比例均呈現持續上升的態勢,分別由2014年的6385萬元和19.19%上升至2016年的14878萬元和34.24%。
蘇州晶瑞各主營業務近3年營收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上述業務的毛利率表現欠佳,除了光刻膠保持高毛利率,始終處在50%以上外,其余三項業務的毛利率均呈現出下滑的趨勢。由于鋰電池在毛利率下降的同時其營收占比大幅提高,因此拉低了整個公司的綜合毛利率水平。
蘇州晶瑞各項主營業務近3年毛利率情況
光刻膠市場主要分為PCB(線路板)用、平板顯示(LCD、LED)用和半導體用三類,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廠商生產的產品為前兩者,處于紅海狀態,本來價格就不高,而且因激烈的市場競爭時常出現降價的情況。第三種類型的市場目前主要細分為193nm和248nm兩種高端產品,國內份額不足2%,僅有蘇州瑞紅和北京科華兩家公司可以生產。半導體用光刻膠全系產品價格高企且并沒有降價的情況出現,而且目前蘇州晶瑞半導體用光刻膠的銷售占比遠遠領先平板顯示,這也就解釋了光刻膠整體毛利率為何會持續堅挺。
蘇州晶瑞光刻膠各應用類型近3年銷售占比
從蘇州晶瑞此次募集資金的用途來看,公司意圖十分明顯,對于功能性材料以及鋰電池粘結劑兩類屬于完全競爭市場且毛利率較低的產品并未有進一步投入計劃,而對一片藍海的光刻膠以及毛利率穩定在30%以上的超凈高純試劑進行進一步的技術改造,為后續公司發展奠定基礎。
而光刻膠這一產品或將成為公司未來業績大爆發的關鍵。
從技術角度來說,在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制造過程中,光刻和刻蝕技術是精細線路圖形加工中最重要的工藝,決定著芯片的最小特征尺寸,占芯片制造時間的40%-50%,占制造成本的30%。隨著市場對半導體產品小型化、功能多樣化的要求,半導體用光刻膠也正在不斷通過縮短曝光波長提高極限分辨率,波長由紫外寬譜向g線(436nm)→i線(365nm)→KrF(248nm)→ArF(193nm)→F2(157nm)的方向轉移,從而達成集成電路更高密度的集積。
目前蘇州晶瑞旗下的蘇州瑞紅年產100噸的248nm光刻膠中試示范線已經建成,而且早在2006年公司開發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193nm光刻膠”產品便獲得中國國際專利與明牌博覽會特別金獎,公司技術積累成果較為豐富。
從市場規模角度來說,根據之前相關機構的預測,國內半導體光刻膠市場規模在7億元,而LCD以及LED光刻膠的規模大致在15億元左右。
盡管現階段看國內半導體用光刻膠規模較小,但未來行業的發展前景仍然十分樂觀:
一方面,2016年以來LED行業在行業整合、產能出清后,行業漲價趨勢明顯,尤其是隨著下游小間距市場的爆發(多家市場機構預測小間距市場未來仍有10倍以上空間,從50億元發展為700億-1000億元),LED上游芯片行業將有望迎來業績的爆發期,而作為LED芯片制作中關鍵的材料,LED光刻膠將大概率分享行業紅利。
另一方面,中國目前在半導體芯片上的進口金額已經是原油進口金額的兩倍,為此國家專門成立集成電路產業大基金用于發展國內半導體事業,實現國產替代已經成為非常明確的目標。光刻膠作為半導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概率不會缺席。作為目前國內僅有兩家能夠生產半導體用光刻膠的公司之一,蘇州晶瑞無疑具有非常明顯的先發優勢,未來技術進一步成熟并且獲得行業公司認證后,量產帶來的利潤規模還是令人期待的。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www.cnmindian.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