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6年后丙烯酸行業依然未能擺脫悲慘的命運,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行業整體開工率偏低,約在5成附近;從盈利狀況來看,原料丙烯的平均價格為5660元/噸左右,而丙烯酸的平均價格僅為5310元/噸左右,按成本初略估算,丙烯酸的價格僅維持在成本線附近徘徊,下游酯類中使用量最大的丁酯更是虧本經營。整體來看,丙烯酸行業怎一個“慘”字了得。
產能增加太快是國內丙烯酸行業的頑疾,據統計,國內丙烯酸產能從2010年到2015年間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10%以上,特別是2014年全年新增產能80萬噸以上,產能增長了40%以上,2015年臺塑寧波和萬華化學的丙烯酸裝置也繼續投產。產能增加這么快的一個原因是近幾年國內丙烯產能大爆發,伴隨著大量的甲醇制烯烴(MTO)和丙烷脫氫(PDH)裝置的上馬,國內沿海發達地區的裝置其配套下游除了聚丙烯(PP)之外選擇余地不多,如環氧丙烷和丙烯腈的技術和安環門檻較高、丁辛醇行業的產能過剩早于丙烯酸、苯酚丙酮行業需要解決原料芳烴的問題等,而丙烯酸行業由于進入門檻低、前幾年盈利狀況較好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很多企業的選擇。
然而,在行業做大的同時,丙烯酸行業卻沒有做強。國內丙烯酸生產廠家約有17家左右,行業集中度分散,其丙烯酸裝置幾乎全部引進日本或德國的“丙烯兩步氧化法”成套技術,核心催化劑依賴進口,因在生產成本中占有較大比重,成本普遍偏高。對比全球產能占據前列的巴斯夫和陶氏化學等跨國大公司,其都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產能更在百萬噸以上。
此外,國內丙烯酸廠家的產品結構不合理,行業發展最快的冰丙烯酸比重普遍偏低。冰丙烯酸主要用于生產SAP(超吸水性樹脂)。據IHS化學公司在2016年6月15日發布的市場咨詢報告《全球丙烯酸酯和SAP》中預測,全球對冰丙烯酸的需求將由2015年的250萬噸增加至2020年的310萬噸,SAP的需求將從2015年的310萬噸增長至2020年的430萬噸,預計到2020年全球SAP樹脂需求將以6%~7%的年均增速增長。反觀國內,SAP生產企業共有20余家,SAP大生產廠家與丙烯酸生產廠家并不重合,較具規模的中高端SAP企業主要為外資企業,國內其它SAP生產企業規模偏小、生產工藝不穩定,主要搶占中低端市場,對產品質量要求較高的嬰兒尿不濕和女士衛生用SAP高端市場主要由外資企業壟斷。而國內廠家比較倚重的涂料和黏合劑領域,由于近年來國內經濟放緩和環保要求增強而增長滯緩。
國內丙烯酸行業大而不強還反映在出口上,國內產能嚴重過剩卻難以走出國門。據海關的最新統計,1~5月國內丙烯酸及其鹽的總出口量為2.33萬噸,同比僅增長了2.0%;總進口量為1.47萬噸,同比增加了7.1%;丙烯酸丁酯同期出口為1.96萬噸,同比大跌32.5%,進口0.94萬噸,大跌86.3%.
預計未來2-3年丙烯酸行業仍將以消化多余產能為主,在需求不足的大環境下,去產能、控產量等措施勢在必行,由于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行情難逃疲軟態勢。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www.cnmindian.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