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特拉華在線網站報道,杜邦的員工將人生最好的歲月貢獻給了杜邦。有一些員工拒絕競爭對手給出的更高薪水,原因杜邦給了其它公司所沒有的承諾:杜邦曾承諾會照顧退休的員工,甚至會是在公司不再需要他們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
該承諾具體表現為保證退休員工的養老金,而許多員工根據這一部分收入來規劃他們的未來。
如今,隨著杜邦和陶氏化學1300億美元合并的臨近,杜邦的許多退休員工擔心杜邦會背棄諾言。他們聲稱,杜邦不可能在養老基金只擁有價值175億美元資產的情況下,會滿足高達261億美元的養老金義務,尤其是考慮到該公司自2012年以來就沒有再對該養老金計劃投入任何資金。
杜邦表示,養老金是安全的。杜邦堅稱,對該養老金計劃90%都得到了資金支持,并表示將在2016年底投入一筆2.3億萬美元的資金。不過,這并沒有緩解13.4萬退休員工的焦慮心情,因為他們要靠這筆錢來維持日常生活費用。
值得關注的是,有許多杜邦已退休和即將退休的員工經常去杜邦退休員工Facebook主頁下抱怨,情緒十分激動。杜邦的Facebook主頁成為一個擁有近5000名會員的論壇。克雷格·斯卡格斯(Craig Skaggs)是杜邦第二代員工,也是杜邦的前游說人員。他設立了這個Facebook頁面,讓退休員工對養老金計劃交流信息。
近來的一些事對于消除杜邦退休人員的恐慌沒有一比幫助。根據專門為此養老金計劃提供安全網絡的政府機構,美國聯邦養老金擔保公司(PBGC)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有1373家私人公司的養老金計劃終止了。退休員工向該機構提出5.65億美元的養老金索賠,只追回了1300萬美元。美國聯邦養老金擔保公司正陷于追回剩余錢款的漩渦之中。
最近幾年,多家知名企業終止了養老金計劃。美國航空公司于2005年終止了70億美元的養老保險義務。在2003年,伯利恒鋼鐵公司取消了37億美元的養老金計劃。
即將到來的陶氏化學與杜邦的合并再次引發了有關養老金的安全問題。杜邦尚未透露三個獨立 子公司中哪一個將繼承養老責任。如果負責養老金計劃的子公司斗爭陷入困境或者破產,將無法再為退休員工提供福利。
杜邦農業部門的負責人詹姆斯·柯林斯(James Collins)在此前一周在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關于農業合并的聽證會上做證。當問及裁員和減少養老金的可能性的時候,柯林斯回避了杜邦一直以來做的承諾。他對參議員表示,現在關注具體細節還為時尚早,這意味著有可能出現變動的可能性。接著,他還表示,對任何一個對杜邦有過貢獻的人,養老金不會有變化。
由于缺乏具體的細節,恐慌難以平息。退休人員認為,杜邦并沒有給他們很強的保證,讓他們相信他們的養老金是安全的。
“在我心里,我一直都相信我可以去銀行領取退休金,“2014年退休,住在美國特拉華州,曾任杜邦經理的大衛·巴特勒(David Bartlett) 說道。"我以前從來沒有對此感到懷疑,但現在卻恐慌不已。我睡不著覺,只想要回曾經允諾給我們的東西。”
杜邦發言人丹·特納(Dan Turner) 表示,養老金資產現在由美國道富銀行管理。這一家于波士頓金融機構位,獨立于杜邦之外。
“杜邦有100多年的養老金供給歷史,”特納說道。“這并不會因為此次歷史性的合并而發生改變。退休金和退休計劃將繼續執行,滿足現有退休金領取者的需求。”
于2008年退休,居住在德克薩斯州奧蘭治市的托米·湯普森(Tommy Thompson)在杜邦工作34年,擔任過許多不同的管理職位。湯普森不管在職還是退休時,對杜邦忠心耿耿。退休之后,他扮演起了專家和見證人的角色,應對各種針對杜邦起訴案件。他的時間和忠誠并沒有得到多少金錢回報,但是他想去幫助杜邦,是出于對前公司感激之情。
“我這樣做是因為我們是一個團隊。”他說道。
湯普森與杜邦之間的一個紐帶是后者的承諾:當他人到黃昏之年的時候不需要擔心財務問題。湯普森之前因有杜邦的支持而信心十足的做出的一個承諾:他曾允諾要支付孫輩們的大學學費。如今,他的五個孫輩剛剛進入高中,他則開始擔心不能兌現自己的諾言。
“這要摧毀的不僅僅是我的財務狀態,而是將毀了我的孩子們和孫輩們的生活,”他說。“他們該怎么辦呢?”
他與妻子因在杜邦工作而相識,但他們自己的整個生活卻可能出現動蕩。最近,一位理財顧問告訴湯普森,如果他的退休金減少或者沒有了,他將要掉他的房子和汽車,搬進單元樓里。
“我得要調整我的生活水準,要變得非常非常節儉。”他說道。
湯普森的事是眾多杜邦退休員工中很常見。斯卡格斯(Skaggs) 從小在西弗吉尼亞州查爾斯頓長大。作為一名杜邦員工的孩子,杜邦向他免費提供學習用品和保健品。
在他1974年加入杜邦的時候,他記得有兩位經理用過同樣的話來形容杜邦公司與員工之間的承諾:“一個婚姻,而不是一場交易”。
斯卡格斯在2001年退休,兩年之后,他要做一個心臟搭橋手術。2013年,他需要替換他的整個主動脈。他要長期服用心臟藥物來維持生命。雖然醫療保險能幫他減輕了一部分費用負擔,但他每個月仍在藥品上的花費將近1000美元。
如今,斯卡格斯無法接受杜邦能彌補他的父親所擁有的醫療保險無法支付的這一部分費用。
“我父親為工作過企業和我如今看到的這家企業有天壤之別,”他說。“如果沒有養老金,我將會在一個可怕境地,要努力找錢支付醫療費用。”
杜邦的保證
杜邦的首席執行官愛德華·布林 (Edward Breen)曾在五月份舉行的退休高管午餐會上發表講話。據出席該活動的人士稱,布林告訴他們同,他們的養老金的安全的。同月,杜邦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發布了一份通告,聲稱“現有養老金收益的數額不會改變。”
不過,杜邦向證券交易委員會的這份通告還包括免責內容,即杜邦“保留暫停、修改或終止該養老金計劃的權力。”特納表示,該免責內容是幾十年來多家企業一直使用的標準用語,是為符合監管要求而必要說的。
在2015年八月,杜邦向1.8萬名退休人員提出買斷養老金。這些前員工在10月21日之前可以一次性的接受養老金,而不用等到他們在62歲時支取傳統的養老金。不過,這筆費用比之前是按每月計算的養老金要少一些。那些接受養老金買斷的人會在2016年底收到養老金。
湯普森的妻子接受了這個買斷計劃。他表示,她會收到5萬美元,比她如繼續支取的傳統半島數額更少一些,不過,她不想冒著養老金消減或終止的風險。
“很多人都說這很劃算,但我擔憂事實并非如此,”對于養老金買斷計劃,湯普森如此說道。
也許最令人不安的是,退休員工指出,杜邦養老金計劃的資金缺口為33%。根據美國聯邦養老金擔保公司指南,一個養老金計劃的資金大于80%才是良性的。如果低于80%,美國聯邦養老金擔保公司將展開調查。
美國聯邦養老金擔保公司發言人妮蒂婭·亞內茲(Nidia Yanez)表示,該公司不會對正在實施的養老金計劃發表任何言論。
特納表示,杜邦目前沒有,而且從來沒有受到聯邦養老金擔保公司的調查。他還證實,聯邦養老金擔保公司要求杜邦年代更多的財務和養老金計劃信息。這些信息是用來監督、監控以及其他用途。
杜邦對33%的缺口一事表示質疑。杜邦辯稱,養老金計劃的實際資金比例是93%。從技術層面來說,這兩個數據都是正確的。
2010年頒布的一項聯邦法律,即《21世紀邁步前進法案》,或MAP-21,為企業提供了一個衡量養老金水平的有用方式。當該法律通過之際,美國更有處在經濟衰退,而低利率讓養老金計劃看起來資金不足。MAP-21允許企業用25年的平均利率來計劃資金水平,而不是企業一貫使用的兩年利率。
卓克索大學養老金和員工福利法律方面的專家諾曼·斯泰因(Norman Stein)表示,不同的標準會造成不同的題解。
“按一個標準,你的資金可能很充裕,按另一個標準,就可能不是這樣了。”施泰因說。“你能辯解說哪個標準更精確,而有人會認為這兩種說法都是不準確的。”
聯邦養老金擔保公司沒有用任何其中一個標準去確定80%的門檻,而是依靠自己的方法——這其中包含許多因素。
2006年的養老金保護法案還允許企業用之前超額提供養老金用于信貸。因此,在過去四年里,一直沒有要求杜邦增加資金。這種信貸已用完,而杜邦今年承諾會向養老資金注入2.3億美元。
然而,杜邦應繳的養老金與實際資金之間有4%的差額,金額達86億美元。隨著信貸額度將于2026年到期,杜邦只有不到十年的時間去補上養老資金缺口。
“此前沒有要求杜邦增加資金,而杜邦也沒有這么做。”斯泰因還說道。“事實上,不要求他們增加增多是資金規則存在的問題,而這與杜邦行為異常沒有關系。”
如果利率保持不變,新增的2.3億美元將在20年內實例養老金的資金缺口。
巴特勒認為,杜邦在押注利率上升,用以填補養老資金的缺口。一段時間以,美國聯邦利率一直低于1%,盡管聯邦儲備銀行迫于壓力將利率提升到了所謂3.5%的正常水平。盡管要求養老金要在幾十年之后才用于支付,企業在提交的資金上所獲得的利息收入會填補虧空。
“這是一個賭徒的游戲,而且不是一個好的賭博游戲,”巴特勒說道。“我覺得特拉華工業園有更高的勝算。”
湯普森也是同樣的意思,稱養老金計劃“相當于在養老基金中放入了張白條。”
合并的影響
一些退休員工擔心,杜邦將利用此次與陶氏化學的合并削減甚至終止養老金義務。通過合并,陶氏化學將帶來近10萬名養老金領取者,其中包括5.2萬名在2001年收購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時的退休人員。根據陶氏化學2015年年度報告,該公司有186億美元的養老金資產,但要承擔256億美元養老金支付責任。
“我們將仔細而嚴格地審查養老金方案所涉及的所有的因素,會考慮所有退休人員的最佳利益,同時符合法律和監管的要求,”特納曾說道。“在要做出重要決定的時候,我們會與整個養老金計劃的相關方進行溝通。”
這三家新公司的結構——其中兩個將設在威明頓市,一個設在陶氏化學的總部密歇根州米德蘭——目前還沒有確定下來。陶氏化學和杜邦提交了監管文件,詳細介紹了每一個新公司的重點,或許還有一點點別的。
退休員工擔心,杜邦可能會利用此次并購去創造一個“懦夫”(weak sister)——這個俚語指的上繼承其前母公司的負債,可能沒有能力償還這些負債。去年七月,杜邦劃拆分業績良好的化學事業部,成立為科慕公司(Cehmous),總部設在威爾明頓。背負杜邦留下的40億美元債務負擔,以及要耗資超過10美元用于治理190個遭污染的場地,科慕公司的財報顯示,自成立以來,只有一個季度實現盈利。
“看看科慕公司發生了什么,” 斯卡格斯說道。
如果杜邦再將這種事捆在一起,讓它接受養老金計劃并且一直承擔下去,我們都會完蛋的。”
斯泰因同樣認為,如果一個運營差的公司承擔了養老金義務,退休人員理應感到憂慮。
這種情況更應是一種警示,如果為養老金計劃注資的企業出現了財務狀況,更應該警示對這種情況。”
聯邦政府保護
退休員工的主要保護是雇員退休收入保障法(ERISA)。這項1974年通過的法律要求成立聯邦養老金擔保公司。雖然聯邦養老金擔保公司成立的目標是作為一個安全網,不過,如果該公司的養老金計劃破產,并不能完全地保障退休人員。聯邦養老金支付養老金收益的水平是按國會設定的最高級別設置的的,很是慷慨。如果所在公司的退休金計劃終止了,65歲以上的退休人員每月可以獲得5000美元以上的養老金。
“這是一個非常慷慨的擔保,”斯泰因說道。“大多數人的養老金累計不會超過6萬美元。”
不過,也有一些類似聯邦養老金擔保公司的擔保方式。例如,降低養老基金風險,即所謂的將養老金資產轉讓給保險公司,消除所有職工退休所得保障福利和聯邦養老金擔保公司的保護。同時,一些退休人員開始懷疑聯邦養老金擔保公司持續履行責任的能力,因為該公司的養老金資金缺口從2010年的1700億美元上升到如今的2170億美元。
不過,斯泰因表示,一旦杜邦終止了它的養老金計劃,退休人員應該相信聯邦養老金擔保公司履行義務的能力。
“我覺得完全不用擔心邦養老金擔保公司,”斯泰因說道。“危機并不存在。”
不過,職工退休所得保障福利的保證,以及杜邦公司及政治家給出的承諾并不能讓退休人員放心。如果養老金不穩定的話,他們所有的工作一輩子所得都會隨時消失。
居住在威爾明頓比爾·烈布(Bill Loeb)在杜邦工作了36年。他表示,如果杜邦終止了養老金計劃,他將不得不重新找工作。
“如果這種事情突然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的生活將發生改變,”他說道。“我已經在與妻子討論,賣掉我們的房子,再找一份兼職工作。退休金是‘合同’的一部分,是在獲得工作的時候,我們也為此而簽的。”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www.cnmindian.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